虽然深圳这个城市因特区而名,因区而兴,而非港口,但是其港口发展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角度去看都是名列前茅的,深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深圳港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深圳港,深圳市的发展水平可能无法达到现在的高度。深圳市良好的港口和城市发展模式值得许多港口借鉴。
深圳港具有功能健全的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是珠三角区域开放的“门户”以及货物集散的枢纽,在完善自身港航设施和航运服务软实力的同时,诱发系列相关产业和服务的发展,促使与商品生产和进出口贸易等相关的企业不断聚集,发挥空间集聚作用。产业集聚能够通过整合有效资源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的生产及交易成本。深圳港聚集发展的高端服务业,如航运融资、海事保险、海事仲裁、航运咨询、船舶租赁、拖船作业等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深圳港通过集疏运体系的建设,拉近了珠三角东西两岸的距离,方便两地货物的运输,促进西岸的快速发展,从而促进珠三角区域内的经济合作与互补,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深圳港区位优势明显,“世界工厂”珠三角为深圳港提供了巨大的物流需求和广阔的物流市场,促使深圳港在世界生产网络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全球范围的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货物销售等流程提供强大的物流运输支持。经国内专家学者验证,珠三角地区的GDP、对外贸易量和深圳港相应时期的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相关性非常高。由此可见,深圳港的飞跃发展与珠三角货源腹地的区域经济支持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1年),深圳港不仅在本地工业能源、原材料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承担了60%以上的城市建设所需建筑材料的调入任务。深圳港在服务特区建设、改善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深圳市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城市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临港工业的发展也为港口服务的迅速成长提供了货源。这一时期深圳港城关系主要表现为,深圳现代化城市建设是以深圳港为依托的。(www.xing528.com)
1992—2000年间,深圳港专业化集装箱码头的大规模建设,改变了本地外贸集装箱货物全部到境外中转的局面,为深圳市及珠江三角洲地区向全球重要加工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同时,零部件和产成品的大进大出也带动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货物在港口的集聚推动了深圳市贸易、物流、金融等服务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这一时期,深圳港口与城市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且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变得越发紧密。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土地、资源制约的条件下,深圳港口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开始对各港区资源进行整合,调整货种结构,提升港口功能,使港口从传统的运输方式转换场所向国际物流组织者转变。城市依托港口的物流平台作用,将原本分散的产业体系整合成运输、贸易、加工、金融、信息等多种行业协同运作的产业体系。这时的深圳港口与城市形成了更高水平的协同互动关系,港口与城市融为一体,港口对深圳市所要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作用愈加突出,在城市发展需求的驱动下,港口加快完成升级换代。
随着深圳港的快速发展,港口通过能力不足,后方陆域面积严重短缺,深水岸线资源紧张等问题日益突出,港口和城市在土地、岸线资源方面的矛盾加剧,它们已成为制约深圳港发展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