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7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选的“2017中国化工园区20强”的数据分析,大多数园区的面积基本位于10-60平方公里区间,以20—40平方公里区间居多。吉林市化工产业园区整合了吉林石化建成区面积41.8平方公里,吉林经济开发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59.8平方公里,远远高于一般化工园区面积,完全能够满足吉林市化工产业的布局和发展。[99]因而,吉林市化工产业具有聚集于园区的地理空间,为“单园区”发展模式提供了空间基础。
大庆化工产业最初布局在宏伟和兴化两个园区。宏伟园区规划面积14.24平方公里,已开发9.08平方公里;兴化园区规划面积58.96平方公里,目前已开发建设12平方公里。但是这两个园区靠近市区,发展空间受限。大庆再次开发建设了林源园区,园区位于大庆市大同区林源镇,总规划面积49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6.7平方公里。根据大庆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发布的数据,大庆三个化工园区规划总面积122.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7.78平方公里。所以,大庆的化工产业园区受限于空间布局,在不同地理位置建设了三个化工园区。其实,1992年大庆就成立了高新区,在1995年建设了宏伟和兴化两个园区,时称高新区“一体两翼”发展格局。2001年林源园区建设并随后纳入高新区,遂提出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www.xing528.com)
化工产业“单园区”模式有利于城市空间的统一规划,上下游企业的集聚,产业链的延伸,循环经济的布局,基础设施的共享等。但“单园区”也容易造成污染集中,生产环境与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格格不入,易形成环保热点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多园区”模式有利于各园区自主发展,园区空间较大,适合围绕重点化工产业谋划空间布局。不过,“多园区”模式由于各自为政,地理位置距离较远,不利于基础设施的统一安排,公共投入的成本较高。目前,“单园区”化工产业园区模式占据主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