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对1980年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重新调整。新标准将城市规模划分为五档七类。具体见表7-1[92]。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拥有超大城市6个,特大城市10个,大城市124个,中等城市138个。
表7-1 我国城市数量和规模划分统计表
新标准的发布,一是将我国城市规模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划分,二是打破了部分城市提出的未来规划中向特大城市迈进的梦想(原标准中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为100万以上,现标准为500万以上)。中山大学教授魏清泉认为,城市规模并是不越大越好,像这种超过100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只有达到极高的国际化水准才能够生存下来,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家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也曾表示,研究表明,城市人口规模200万—500万,最符合规模经济。(www.xing528.com)
字里行间,新标准有着强烈避免人口集中的导向,更强调城市发展要遵循自身规律。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后发展的城市更加容易遇到发展的空间、规模和产业三大天花板,腾挪空间被固定。2017年7月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6》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答案。报告指出,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已形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哈长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共12个国家级城市群。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以1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由至少3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城市群规划,也是2016年批复的第一个城市群规划。这意味着哈长城市群正式进入到了我国城市群体系中。哈长城市群虽然与国际顶级水准的粤港澳湾区城市群和国家顶级水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具有极大差距,但是可以借鉴同属于东北区域的辽中南城市群发展经验,争取早日实现国家对其赋予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重要增长极、北方开放重要门户、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绿色生态城市群的4个定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