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把博弈论中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即参与博弈的人)称为代理人,不拥有私人信息的局中人称为委托人。而所谓私人信息是指被一些局中人自己知道,而不被其他局中人知道的信息。信息经济学的所有理论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代理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分析。委托—代理理论的基本模型大致可以分成四类:(1)逆向选择模型,(2)道德风险模型,(3)信息传递模型,(4)信号显示与信息甄别模型。
逆向选择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参与交易(博弈)的一方隐藏只有自己所掌握的信息(私人信息)而导致对自己有利而对方受损的现象。由于隐藏信息发生在交易合同签订之前,因此,逆向选择也可以说是合同签订前的不对称信息所产生的欺诈。例如,在人寿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对自己健康状况的信息要比保险公司掌握的多得多,而保险公司向投保人索要的保险费却是建立在投保人身体健康水平的平均值基础上的。如果最想购买保险的人是最不健康的人,亚健康者次之,最健康者最不想买保险,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就要大大高于和保费相对应的风险水平。保险公司的亏损会导致下一轮保费的上升,可能使一些亚健康者也退出保险市场,最终市场交易会趋于零,保险市场走向瓦解。旧车交易市场是逆向选择的另一著名例子。假定有若干质量不同的旧车在市场上出售,车主知道自己车的质量,质量好的索价高些,质量差的索价低些。但买主不知每辆车的质量如何,仅大约知道各类质量在所售旧车中所占比例,比方说好差各占一半。于是,他们至多只肯按好车和差车索价的加权平均价来购买。于是,好车就会退出市场,差车留在市场中。一旦发生此情况,买车人只愿出更低的价格来购买。于是,质量差的旧车中质量稍好一些的车又退出市场,直至旧车交易无法展开。可见,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
道德风险不同于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是交易合同签订以后交易一方的行为不易为另一方觉察而导致另一方利益受损的现象。在这里,不易为另一方觉察的行为也是私人信息。掌握私人行为信息的一方隐藏了自己的行为信息来欺骗交易的另一方,是一种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情况之所以称道德风险(有时也译为败德行为),是因为受损者的风险是交易合同成立后由隐藏行动造成一些参与人的行为变得不道德、不合理所引起的。例如,买了车险的人不再非常当心保管自己的车子,买了医疗保险的人总要医生多开些不必要的贵重药品。道德风险同样会导致市场失灵。(www.xing528.com)
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可以说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并阻碍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很难弄清楚每个借贷者的还贷能力。怎么办?一个办法是提高利率以补偿一部分贷款得不到偿还的损失。这样,就会使一些信用好、风险低的借款人退出信贷市场(因为嫌利率高),这就是逆向选择。银行提高利率的行为还会诱使一些借款人选择有更高收益但同时有更高风险的投资项目,这就是道德风险。结果都会使银行的平均风险上升,预期收益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宁愿采用另一个办法:选择给那些只愿接受较低利率但风险较小的客户放贷,而不选择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借款人的申请,这就是所谓信贷配给。
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问题如何解决?一种办法是信息较多一方向信息较少一方提供有关信息,这便是信息传递。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拥有信息的一方通过某种能观察到的情况或行为向缺乏信息的一方传递一定信息,就是“信号显示”或发信号,并要使对方识别真假,即甄别信息。例如,旧车市场高质量车卖主乐意买主试车;优质产品设置防伪标记,或向消费者作产品质量有问题可包退、包修、包换的“三包”承诺;人才应聘市场上应聘者显示自己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以及经历证书等,都属于信号显示。品牌、声誉等无形资产也是重要的信号显示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