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PPP融资:平衡公共与私人利益

PPP融资:平衡公共与私人利益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PPP方式本质上是政府部门和社会投资者之间一系列复杂的合约安排,平衡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不同利益方的利益和要求,合理分配各方的责任和应承担的风险。

PPP融资:平衡公共与私人利益

1.概念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指的是政府与民间投资人合作投资基础设施。

广义来讲只要旨在促进私人企业与政府合作进行基础设施发展的模式都可以归为这一类别。这里所说的PPP模式主要是围绕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权,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的合作模式。

吸引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利用私人企业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更好地进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服务。

2.PPP融资模式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PPP融资模式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1)根据私营部门的投资的不同,可以将PPP项目分为三大类:外包类、特许经营类和私有化类。外包类是指由政府投资,私营部门承包项目中的一项或者多项任务;特许经营类是指需要私营部门参与部分或者全部投资,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与公共部门分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私有化类项目的所有权永久归私营部门所有,私营部门承担的风险最大。

(2)根据私营部门在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将PPP项目分为五种模式:服务合同、租赁、合资公司、特许权授予和私有化。

(3)根据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可以将PPP项目分为横向合作关系和纵向合作关系两种类型。(www.xing528.com)

3.PPP方式的侧重点与本质

PPP方式侧重于项目所在国政府或所属机构与项目的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相互协调及其在项目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PPP方式本质上是政府部门和社会投资者之间一系列复杂的合约安排,平衡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不同利益方的利益和要求,合理分配各方的责任和应承担的风险。

4.PPP方式与BOT融资方式的区别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于项目前期私人企业对于项目的参与程度。

BOT方式下项目前期工作基本上都是由项目所在国政府或者所属机构进行的并报政府审批。基本上没有私人企业参与。私人企业只能参加类似的招标投标活动参与方案的实施。

PPP方式下私人企业在项目的前期就参与进来,有利于利用私人企业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控制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