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实证理论主要朝着与传统范式(the Classical paradigm)相背离的方向发展(Jones和Neary,1984)。在这里,传统范式指的是一系列假设的集合。主要包括,规模报酬不变的生产技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及不存在扭曲。这种“背离”发生的原因,也就是上述一系列假设之所以被逐渐放松,很大程度上是由真实世界的贸易特征驱动的。现实中,市场总有失灵之处,即扭曲始终存在,不仅存在于不发达的经济体中,也存在于发达的经济体中,不存在扭曲的完善的经济体只存在于经济学著作中(张幼文,1995)。
国际贸易扭曲理论是战后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该理论又进一步分为“扭曲、贸易与福利”理论和“最优政策干预”理论。前者研究的是,当一个经济体事先存在扭曲时,贸易开放是否仍然导致福利上升,大量文献研究发现,当扭曲存在时,贸易不必然导致福利的上升,该理论属于国际贸易实证理论的范畴。后者研究的是,是否存在一项最优干预政策,使社会福利在贸易开放后上升,该理论认为恰当的政策干预有助于纠正扭曲,但是,不同类型的市场不完全对应不同的最优干预政策,因此该理论属于国际贸易规范理论的范畴。
自从Haberler(1950)出版以后,扭曲问题受到贸易理论家的更多关注。虽然在20世纪50年代只有寥寥几篇文章涉及“扭曲与贸易”这一主题,但是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有关国际贸易扭曲理论的文章呈井喷式出现(Hazari,1978)。已有少量文献对国际贸易扭曲理论进行梳理,主要包括Bhagwati(1971),Corden(1974),Magee(1973)和Hazari(1978)等。这些文献就国际贸易扭曲理论的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梳理,但是遗憾的是,通过其中任何一篇文献,都不能看到国际贸易扭曲史的全貌。比如,Bhagwati(1971)被证明是很有影响力的,而且为贸易理论家研究商业政策理论提供了分析框架,该文对最优贸易政策的选取和各种可供选择的政策的排序进行了详细梳理,但是对“扭曲、贸易与福利”理论的叙述却很简略;Corden(1974)运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然而局部均衡方法已经逐渐被一般均衡取代了;Magee(1973)对要素市场扭曲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了详细梳理,但是并没有涉及其他类型的扭曲;Hazari(1978)详细介绍了两种类型的要素市场不完全(包括行业间扭曲性要素价格差异和最低实际工资率)和两种类型的产品市场不完全(包括米德类型生产外部性和国内垄断)及其对贸易的福利利益、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以及贸易条件的影响,但是却忽略了最优贸易政策问题。(www.xing528.com)
本章借鉴上述四篇文献,以及20世纪60—70年代涌现出的有关扭曲理论的大量文献,对战后兴起的国际贸易扭曲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力图呈现一部逻辑连贯、全面系统的国际贸易的扭曲史。本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扭曲的识别、来源和分类;第二部分是扭曲、贸易与福利;第三部分是最优政策干预与扭曲的消除;最后是本章小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