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大量文献研究了进入偏误与市场扭曲问题,但是几乎所有文献都只关注了封闭情形。在贸易自由化日益普遍的今天,很有必要在开放框架下讨论国内企业的进入偏误问题。因为,封闭条件下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再具有指导意义,也会为政策制定者的决策制定造成误导。作者在谷歌(Google)学术搜索进行了检索,发现只有很少的文章在开放条件下讨论了进入偏误与市场扭曲问题。
Ghosh et al.(2010)是第一篇在开放条件下,考察国内市场进入偏误问题的文章。假设生产同质产品的两国企业在本国进行寡头竞争。文章指出,开放条件下,存在进入不足的可能性,即大多数文献在封闭条件下得到的“过度进入定理”不必然成立。经济学解释是,在开放情形下,除了存在和封闭条件下相同的商业窃取效应,还存在一种额外的效应,即转移效应(transfer effect),其含义是,当本国一家企业进入本国市场时,导致竞争加剧,从而引致市场价格下降,生产者剩余减少,同时消费者剩余增加。也就是,本国企业和在本国销售的外国企业的转移给了本国的消费者,即本国消费者的总剩余增加。但是,新进入的企业却不能以利润的形式享有增加的总剩余,这一效应使得企业进入市场的积极性减弱。
Mukherjee(2012a)突破传统建模思路中企业同时选择产量决策的假定,分别在封闭和开放情形下,考虑更为符合现实的“领导者—追随者”模型。结论是,在封闭情形下,假设存在规模经济,如果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边际成本差异很小,则存在进入不足的问题,如果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边际成本差异很大,则存在进入过度的问题;在开放情形下,市场均衡下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总是少于社会最优的企业数量。
Marjit和Mukherjee(2013)研究了面临国外竞争时的国内市场进入偏误问题。作者区分了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即存在工会)两种情形。假设只有一家国外企业,很多家潜在进入市场的国内企业,国内和国外企业在国内市场进行寡头竞争,且都生产同质产品。结论是,当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时,如果运输成本很低,而且国内企业边际成本充分高于国外企业的边际成本,则存在进入不足问题;当在国内市场存在工会时,则一定存在进入不足问题。作者给出了一个符合经济学直觉的解释,当一家边际企业进入市场时,会存在两种效应,商业窃取效应以及国内企业对国外企业的租金抽取效应(rent extraction effect)。两种效应的权衡决定了进入偏误的方向,当租金抽取效应超过商业窃取效应时,就会出现进入不足的问题。(www.xing528.com)
Wang(2014)在一个混合寡头(mixed oligopoly)市场结构下,研究私有化政策(privatization policy)和进入规制问题。假设私有企业自由进入国内市场,而且面临来自国外竞争者的竞争压力。他们发现,如果国内私有企业数量很少,进口补贴是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而且完全私有化(full privatization)是最优私有化政策;如果国内私有企业数量很多,进口关税是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而且部分私有化(partial privatization)是最优私有化政策。进一步,只要进入成本充分低,不管两国完全自由贸易还是存在贸易壁垒(即本国对外国进口的产品征收进口关税),进入国内市场的企业数量总是过多。
Wang(2016)在一个国际寡头框架下,研究了存在国内扭曲和贸易扭曲时,是否仍然存在进入偏误。结果表明,当存在产出补贴和进口关税时,并不能抵消市场扭曲,总会存在过度进入问题。
可以看出,在开放情形下,不同文献由于不同的假设条件,对于进入偏误的方向仍然未达成一致。也就是,贸易有可能减缓也有可能恶化市场扭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