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欧封建国家:封君封臣与教权王权的政治结构

西欧封建国家:封君封臣与教权王权的政治结构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欧封建制度在政治上表现为封君封臣关系、教权与王权关系等。封君封臣关系是中古西欧封建政治的特点,国王与臣子之间、大小领主之间只有通过这种分封,互相承担义务,才能维系封建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统治。(四)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发展1.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1066年,诺曼底的威廉公爵率兵进入苏格兰,击败哈罗德国王并登基,称威廉一世,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

西欧封建国家:封君封臣与教权王权的政治结构

(一)法兰克王国

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486年,萨利克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率领法兰克人在苏瓦松击败罗马军队,从一个部队联盟的军事首领变为国王,建立墨洛温王朝,奠定了法兰克王国的基础。496年,克洛维率领法兰克战士改信基督教,标志着法兰克贵族与高卢罗马教会的联合。克洛维死后,墨洛温王朝走向衰落,接近7世纪中叶,法兰克王国开始长达一百多年的“懒王时期”,即国王有名无实,大权握在宫相手中。

715年,查理·马特继任宫相,成为法兰克王国的实际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权力,他建立了一支可靠、有效的军队,推行采邑制改革。因此,法兰克得以击败阿拉伯人的进攻,为法兰克王国的再度强盛奠定基础。

747年,矮子丕平独自执政。751年,丕平在罗马教会的支持下正式登基称王,建立加洛林王朝。

768年,矮子丕平之子查理继任王国。查理在位46年,进行50多次战争,将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几乎扩大了一倍,史称加洛林帝国。800年,查理在罗马圣彼得教堂加冕称帝,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

814年,查理大帝死后,其子路易继承帝位,此时帝国已经动荡不已,国家分裂。843年,路易的三个儿子正式签订《凡尔登条约》,帝国从此分成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意大利中部北部以及路易、查理所占地区之间的狭长地带。

(二)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为西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

西欧封建制度在农业生产上表现为三圃轮作制的推广,典型组织形式是劳役制庄园,庄园分为领土自营地和农奴份地两个部分。8世纪至9世纪古代城市逐渐复兴,西欧封建城市发展形成了自由的城市共同体,在此机制下手工业和商业得以发展。

西欧封建制度在政治上表现为封君封臣关系、教权与王权关系等。封君封臣关系是中古西欧封建政治的特点,国王与臣子之间、大小领主之间只有通过这种分封,互相承担义务,才能维系封建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统治。天主教会是中古西欧的一个国际性的神权政治组织,拥有强大的经济政治势力,经常干预各国内部事务,形成与王权既联合又斗争的复杂关系。

(三)十字军东征

1096年,西欧封建主在宗教旗帜掩护下对地中海东岸各国发动了军事殖民远征,史称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从1096年开始到1291年结束,先后进行了8次,历时将近200年。

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的世界性战争,是西欧教俗封建主对近东的侵略战争。这次战争,历时之长、范围之广、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影响深远。十字军东征的结果是教皇权威的衰落,贵族阶级的削弱,市民阶级和王权的加强以及农奴解放的开始。

(四)西欧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发展

1.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

1066年,诺曼底的威廉公爵率兵进入苏格兰,击败哈罗德国王并登基,称威廉一世,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王朝。威廉一世推行封君封臣制度,效法欧洲大陆制定了一套封建等级制度,并于1068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调查土地财产、户籍人口、封建主和农奴、庄园等情况,他的一系列措施加速了英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建立了比较强大的王权。

亨利一世和亨利二世统治时期,英国王权得以不断强化。尤其是亨利二世,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安茹王朝(也称金雀花王朝),国土面积从苏格兰延伸到比利牛斯山,有“安茹帝国”之称。(www.xing528.com)

1215年,约翰在位时,英国丧失了在法国的大部分领地,引起贵族的不满,贵族们采取行动反抗国王,并迫使约翰在贵族们预先拟定好的《大宪章》上签字。《大宪章》是亨利二世以来英国封建贵族与王权斗争的产物,它限制了王权,维护了封君封臣制度,捍卫了贵族的权益。

1258年,亨利三世为获得财政支持,被迫接受贵族事先拟好的《牛津条例》,承诺会按照封建习惯以及与贵族协商的原则治理国家。1265年,贵族领袖孟福尔在伦敦召开议会,与会成员除贵族之外,每郡有2名骑士代表,每个大城市有2名市民代表,这是英国议会的开端,是议会君主制形成的标志。

2.法兰西王国的建立

法兰西王国(法国)是由西法兰克王国演变而来的。987年,加佩王朝建立,统治初期,王权软弱,自12世纪起,法国王权逐步得到加强。路易九世推行司法改革,在军事上以募兵制取代骑士服役制度,在经济上铸造通行全国的货币,这些措施显著加强了法国的王权。

菲利普四世时期,法国王权得以进一步加强。1302年,菲利普四世在巴黎圣母院召开三级会议,参加者有贵族、教士和市民的代表,这是法国三级会议的开端,是法国议会君主制形成的标志。1309年,菲利普四世为了加强王权对教会的控制,将教皇的驻地从罗马迁到法国南部小城阿维尼翁(也称阿维农)。从克莱门特五世开始到1378年,连续七任教皇都出自法国,史称“阿维农之囚”或“教会的巴比伦之囚”。

3.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至1453年,英国和法国之间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历时久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百年战争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337—1360),法国在克勒西战役和普瓦提埃战役中大败;第二个阶段(1369—1380),法国获胜;第三个阶段(1415—1422),法军在阿让库尔战役中大败;第四个阶段(1422—1453),英军大举南下,法国人民赢得最后的胜利。

“百年战争”加剧了英国的社会矛盾,进而酿成旷日持久的红白玫瑰战争,即1455年至1485年,英国两大家族——约克家族和兰开斯特家族之间的战争。1485年,亨利·都铎在战争中获胜,夺取王位,称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在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的统治下,都铎王朝建立了专制君主制度。

“百年战争”给法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同时也唤醒了法兰西民族精神,为形成统一的法兰西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1562年至1594年,法国新、旧教徒两大集团爆发战争,史称胡格诺战争。1598年,国王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努力实现两派和解,规定天主教为法国国教,有力推进了专制君主制的建立。在此基础上,路易十四时期,法国专制君主制达到高峰。

4.西班牙王国的建立

阿拉伯人占领西班牙后建立了阿拉伯国家,同时北部沿海和山区逐渐形成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小国,这些小国在基督教的旗帜下,开始长期的收复失地运动。13世纪末,收复失地运动基本完成。1492年,阿拉伯人被逐出格拉纳达(也称格拉那达),收复失地运动最终取得胜利。1479年,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基督教国家卡斯提尔和阿拉冈合并,正式形成统一的西班牙王国。

5.德意志的分裂割据

911年,法兰克尼亚公爵康拉德当选为东法兰克国王,称康拉德一世,结束了加洛林王朝在东法兰克王国的统治。919年,亨利一世建立萨克森王朝。10世纪至11世纪,德意志王权非常强大。962年,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在罗马加冕称帝建立帝国,后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简称“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11世纪中后期,德意志王权开始遭遇教会和诸侯的挑战,不断趋于弱化,诸侯割据状态日益严重。14世纪,诸侯割据已经合法化。1075年,教皇格利哥里七世与德国皇帝亨利四世围绕教会控制权展开斗争,双方于1122年签订“沃尔姆斯协议”。1356年,德意志皇帝查理四世颁布“黄金诏书”,标志着德意志分裂割据的合法化。

6.中古意大利

中古意大利没有建立自己的王权,政治上的分崩离析更为严重,北部是各自独立的城市共和国,中部是教皇国和独立的诸侯领地,南部是长期以来外国冒险家竞争的战场。各地区政治上的不统一,造成了意大利内部的纷争以及频繁的遭到外国的干预。中古意大利的北部和中部城市经济发达,最具代表性的是威尼斯佛罗伦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