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始社会
1.旧石器时代
目前证明我国最早的远古居民是元谋人,他们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时代。
发现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化石、石器和用火遗迹最为丰富的古人类遗址。
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他们制造的打制石器称为旧石器,将这一时期的文化称为“旧石器时代文化”,他们过着群居生活,构成最早的人类社会,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开始。
2.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的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处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已进入氏族公社时代,且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代,即女性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按母系血统确立亲属关系。
3.新石器时代
我国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距今约七千年至五千年,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使得人们进入原始农耕时期。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掌握了种粟、种植蔬菜和麻的技术并且有较高的制陶技术,河姆渡和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4.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我国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具有典型代表的是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这一时期拥有很多种类的骨器、石器,养蚕缫丝,人与人之间已有贫富和贵贱之分,是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
炎帝和黄帝是距今约四五千年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炎黄部落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息、繁衍,构成了后来华夏民族的主体部分。
尧、舜、禹是黄帝以后黄河流域的几位部落联盟首领。尧召集部落首领民主推荐舜做继承人,舜年老时又以相同方式让位于禹,这种制度为“禅让制”。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
(二)奴隶社会
1.夏朝
大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夏朝,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已经初步具备国家机构规模,中国由此进入了奴隶社会。
公元前16世纪,黄河下游商部落在首领汤的带领下,发兵征讨桀,夏朝灭亡。
2.商朝
汤灭夏之后建立商朝,以毫为都城,商朝中期,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因此商朝又称为殷朝。商朝末年,最后一个王纣为出名的暴君,西方属国的国君周武王带领一些小国、部落向商都进攻,史称“武王伐纣”,其后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
3.西周(www.xing528.com)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经济上实行井田制,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井田制是一种国有土地制度,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
由于周厉王贪财好利,残酷剥削百姓,公元前841年,西周爆发“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趁周朝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次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我国由公元前475年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一时期,周王室逐渐没落,各诸侯国间战争频繁,大国兼并小国,大国之间争霸,相继出现“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以及秦穆公。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家,即三家分晋,后来齐国大夫田氏废掉原来的姜氏而为诸侯,即田氏代齐,形成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战国七雄”即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强盛的诸侯国。
(三)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的文化
1.青铜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夏朝青铜器较为少见,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商朝青铜铸造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主要供君王和贵族使用。西周的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
我国汉字是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古老文字,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到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
甲骨文是一种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古文字,已经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构字规律,与今天的汉字基本相同。甲骨文主要是商朝占卜的记录。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称为“钟鼎文”。商朝的青铜器上文字较少,西周的青铜器出现长篇铭文,主要记录周朝贵族分封、祭祀、战争等重大政治活动。
3.夏历
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和农事等内容。夏朝历法中最大的成就在于干支纪日法,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最长的纪日方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有甲乙丙丁等十干和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相配,共60组。
4.铁器、牛耕和水利
春秋时期,铁农具开始出现,战国时使用范围扩大。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牛犁耕地并逐渐推广,耕犁的出现使得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水利灌溉事业已有很大的发展,其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和水工郑国在秦修的郑国渠。
5.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商鞅开始第一次变法,即“令民为什五”,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燔诗书而明法令”。几年后,商鞅进行第二次变法,即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得以强盛,为其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