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明代文学:俗文学与小品文的兴起

明代文学:俗文学与小品文的兴起

时间:2023-05-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受明代帝王、朝廷大臣、文人名士的影响,俗文学得以提高地位和取得发展。明代俗文学兴起的标志在于小说和戏曲。明代晚期散文创作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小品文的日趋兴盛。

明代文学:俗文学与小品文的兴起

(一)明代文学的概念

1.王学左派

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思想家王守仁继胡居仁、陈献章、湛若水等人之后进一步发展了宋代陆九渊的“心学”,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自此,心学即王学,在嘉靖、万历年间形成多种派别,其中的泰州学派也称为王学左派。其后,出现心学与禅宗相结合的社会思潮。这些新的社会思潮使得人们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发生了变革,开始以批判的精神去对待传统、人生和自我,为明代复苏人性、张扬个性的思潮奠定了基础。

2.雅、俗文学

中国文学传统观念中,认为以诗文为代表的雅文学为正宗。受明代帝王、朝廷大臣、文人名士的影响,俗文学得以提高地位和取得发展。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正式在理论上明确地肯定了俗文学的价值,后李贽、袁宏道、汤显祖冯梦龙等人进一步为俗文学“宣传”,这对于提高小说、戏曲的地位,打破传统的偏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第一次掀起了为小说、戏曲、民间歌谣等俗文学争文学地位的高潮。

明代俗文学兴起的标志在于小说和戏曲。小说方面主要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本上发展而成的章回小说的定型,其代表作是“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戏曲在元代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新的高潮,主要是由宋元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其代表作有《宝剑记》《鸣凤记》《中山狼院本》《四声猿》等。俗文学的发展,推动和刺激了雅文学俗化的演变,而俗文学自身也在雅文学的影响下得以规范,使得明代文学在俗与雅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过程中得到独特地发展。

3.明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明代文学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作为元代文学的余波和明代中、后期文学突变的准备,可以视作中国中古文学的最后阶段,而后期(嘉靖以后)文学改革频繁,是中国文学近古期的第一段。

(二)诗文

1.前期诗文

明初诗坛以高启、杨基、袁凯等人为代表的作家群为主流,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吴中四杰”,即高启、杨基、张羽、徐贲。明代散文创作以宋濂、刘基最具影响力,其成就突出在于人物传记语言散文以及记事写景等作品。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兴起“台阁体”。明成化至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首的茶陵诗得以盛行。

2.中期诗文

随着明代中期文学复古思潮的日趋活跃,出现以李梦阳、王世贞等人为代表的前后七子,他们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介于前后七子之间的另一文学派别是唐宋派,即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他们从学秦汉转为学唐宋,借着唐宋名家的文风写出自己的个性,寄寓了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

3.晚期诗文

明代晚期出现激进的思想家、文学家李贽,其思想具有叛逆色彩和反抗精神,重视个性精神与肯定人欲,对晚明文坛起到了启蒙作用。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提出“性灵说”,提倡抒性灵,强调真实表现作者个性化思想情感的重要性。继公安派之后,明代文坛崛起了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他们提出重“真诗”、重“性灵”,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提倡学古要学古人的精神,以幽深奇僻、孤往独来为文学审美情趣。明末以陈子龙等为代表的一些文人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

明代晚期散文创作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小品文的日趋兴盛。这一时期的小品文内容题材上趋于生活化、个人化,体制短小精练,风格轻灵隽永,反映了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

(三)小说

1.历史演义与《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是元末明初罗贯中陈寿的《三国志》等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所撰写的、具有一定美学理想的历史演义小说,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年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三国演义》用一种比较成熟的演义体小说语言,塑造了四百多个人物形象,描写了自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小说体裁。全书共写四十多次战役、上百个战斗场面,宣扬了仁政思想,把蜀国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政治道德观念的化身,与魏国曹操等奸邪权诈形成鲜明对比,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心里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三国演义》对中国历史小说的繁荣和发展乃至对其他题材的小说创作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为后世的长篇小说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英雄传奇与《水浒传》

《水浒传》,又称《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是元末明初施耐庵宋江起义的故事基础上所撰写的英雄传奇小说。

《水浒传》通过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梁山英雄起义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体现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环境和尖锐阶级对立,歌颂了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描绘了农民“八方共域、异性一家”的社会理想。《水浒传》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观念的“忠”与“义”,是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和英雄传奇的范本,对后世历史演义和侠义公案小说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3.神怪小说与《西游记》

明代后期,通俗小说领域中兴起了编著神怪小说的热潮。神怪小说是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主导下,接受了古代神话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说经话本和“灵怪”“妖术”“神仙”等小说话本的影响而产生的。(www.xing528.com)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在唐代玄奘取经的历史故事基础上所撰写的神魔小说。《西游记》通过塑造孙悟空的形象宣扬“明心见性”,在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张扬了人的自我价值和对于人性美的追求,小说以诡异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突破神、人、物的界限,创造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异奇幻的世界。从《西游记》开始到明末,涌现出近三十部神魔小说,形成了与历史演义等明显不同的小说流派,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封神演义》。

4.世情小说与《金瓶梅》

世情小说是指宋元以后内容世俗化、语言通俗化的一类小说,特点是“极摹人情世态之歧,备写悲欢离合之致”。

《金瓶梅》,又称《金瓶梅词话》,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现存最早的刊本是万历丁巳年的《新刻金瓶梅词话》(人称“词话本”或“万历本”)。《金瓶梅》通过描写北宋末年西门一家的日常琐事,由“一家”写及“天下国家”,揭示了封建专制社会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贪赃枉法等罪行,深刻表现了16世纪中国商人的悲剧,冷峻剖析了人性贪欲所造成的扭曲以及毁灭。

5.“三言”“二拍”

“三言”是指冯梦龙编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是指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其推动下,明末清初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盛极一时。

(四)戏曲

明代戏曲主要包括杂剧和传奇这两大部类。

1.杂剧

明初杂剧的核心人物是朱权和朱有燉,他们形成了宫廷派杂剧创作的小群体,其代表作有朱权的《冲漠子独步大罗天》《卓文君私奔相如》和朱有燉的《牡丹仙》《小桃红》《烟花梦》《仗义疏财》等。这一时期的杂剧作家还有元末明初的贾仲明和杨讷,其代表作有贾仲明的《萧淑兰》《升仙梦》和杨讷的《西游记》。此外还有知名杂剧作家刘东生,其代表作为《娇红记》。

明代中、后期的杂剧打破了风花雪月、伦理教化和神仙道化的狭隘局面,拓宽了题材,出现张扬个性、愤世嫉俗的社会批判剧与伦理反思剧,还有不少比较知名的爱国和爱情题材的杂剧。其代表作有王九思的《杜甫游春》、康海的《中山狼》、徐复祚的《一文钱》、王衡的《郁轮袍》、陈与郊的《昭君出塞》《文姬入塞》以及冯惟敏的《僧尼共犯》和孟称舜的《桃花人面》等。

明代徐渭的杂剧创作在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徐渭其人多才多艺,在诗文书画戏剧等诸多艺术领域都有成就,表现出一种离经叛道、追求自由的个性,曾自称书一、诗二、文三、画四。其代表作有《四声猿》《歌代啸》《南词叙录》等,其中《四声猿》包括《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四本短戏。

2.传奇

传奇最早用来特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后人借用它来指代戏曲,是一种宋元南戏在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发展的不同于杂剧的戏剧体制。明代戏曲的主体是传奇。

明初传奇最具代表性的是《精忠记》《金印记》《千金记》以及《连环计》等。明代传奇在嘉靖时期更为盛行,称为剧坛上的主流艺术,其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大传奇”,即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以及王世贞等人的《鸣凤记》。明万历至崇祯年间,传奇创作进入高潮期和繁荣期,出现以汤显祖为代表的“至情派”和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这两大戏剧流派的竞争,其中戏曲史上往往将宗汤、学汤较为明显并有所成就的剧作家称为“临川派”,或者以汤显祖的室名命名为“玉茗堂派”。

明代传奇代表剧作颇多,现罗列代表作如下:

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沈璟的《红蕖记》《埋剑记》《双鱼记》《义侠记》《桃符记》《坠钗记》《博笑记》等。

范文若的“博山堂三种”,即《鸳鸯棒》《花筵赚》《梦花酣》。

吴炳的“粲花斋五种曲”,即《西园记》《绿牡丹》《疗妒羹》《情邮记》《画中人》。

(五)散曲与民歌

明代散曲从作家的地域分布和风格特征来看,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的风格大多豪爽雄迈、质朴粗率,南派的风格大多清丽俊逸、细腻婉约。明代散曲创作总体而言呈现盛而不衰的状态。明初散曲创作比较沉寂,成就不高,其代表作为朱有燉的散曲集《诚斋乐府》。弘治、正德年间散曲重新兴盛,散曲作家不断出现,其代表人物有北方的王九思、康海以及南方的王磐、陈铎等。嘉靖以后,散曲创作进一步繁荣,南、北方涌现不少散曲作家,其代表人物有金銮、冯惟敏、梁辰鱼、施绍宰等。

明代民歌在南、北地区广为流行,包括民间流行的俗曲和民歌,内容以情歌为主,风格清新活泼。现存最早的明代民歌集子有成化年间金台鲁氏刊行的《新编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题西厢记咏十二月赛驻云飞》《新编太平时赛赛驻云飞》《新编寡妇烈女诗曲》四种。明代晚期,冯梦龙编辑了两部明代民歌专集《童痴一弄·挂枝儿》和《童痴二弄·山歌》,表现了明代社会特别是平民阶级的各种世俗情态,热烈歌咏青年男女自由的爱情生活,显示出明代民歌创作技巧的成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