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宋代文学的概念
宋代文学是在中唐以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宋代作家响应了韩愈等人发动的古文运动,将道统与文统结合起来,使宋代的古文成为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而又实用的文体。宋代文学在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和风格趋于通俗化,形成了与唐诗大为迥异的宋诗;在词方面,达到了巅峰状态,宋词与唐诗并称为五七言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在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方面,逐渐形成了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剧样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为后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思潮,使得宋人的文化性格迥异于前代文人。宋代士大夫改变了传统的处事方式,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宋代文人的人生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和、稳健和淡泊,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宋人的审美情趣也由从严于雅俗之辨转向以俗为雅。
(二)宋代诗文
1.宋初诗坛
宋初是指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以及仁宗朝的初期。这一时期,宋代文学虽然没有马上取得与前代相媲美的成就,但在延续五代文风的同时出现一些新气象,如在诗领域出现白体、晚唐体以及西昆体。
白体诗人是指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群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他们的诗歌主要模仿白居易和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流连光景的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代表作家有“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九位僧人)与林逋、魏野等隐逸之士。他们的诗歌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大多为描绘深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上注重五律。
西昆体是指由《西昆酬唱集》引发的风行一时的诗歌流派,代表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他们的诗歌题材比较狭隘,主要分为怀古咏史、咏物以及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三类;思想内容贫乏,与时代、社会没有密切关系,缺乏真情实感和生活气息。西昆体在盛极一时之后便衰竭。
2.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欧阳修与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以及唐代的韩愈、柳宗元被后人合称为“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因为政治和文学上的地位,成为众望所归的革新文风的领导代表。他所倡导的诗文革新,在理论方面,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缺点,注重文道并重的思想;在散文方面,他注重有为而作,有感而发,并且体裁多样,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做出了贡献;在四六方面,他在遵守旧制的基础上用四六体来写公牍文书,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为骈四俪六文体注入新的活力。其代表作有诗《戏答元珍》、文赋《秋声赋》、四六《上随州钱相公启》以及散文《醉翁亭记》等。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为“梅欧”“苏梅”。梅尧臣推崇平淡之美,以写日常生活琐事为题材走向。其代表作有《小村》《鲁山山行》《东溪》等。
苏舜钦,字子美,性格豪迈,诗风豪放雄肆。苏舜钦早年慷慨有大志,喜以诗歌反映时政,被逐后则多以诗歌抒写心中的愤懑之情,还有一些写景诗,喜描雄奇广阔之景,赞美自然的壮伟力量。其代表作有《庆州败》《维舟野步呈子履》《大风》《城南归值大风雪》《淮中晚泊犊头》等。
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王安石的创作以56岁退居江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注重反映社会现实,也写抒情诗、咏史诗,其中咏史诗尤为出色;后期诗风趋于含蓄深沉,特别是写景抒情的绝句,在当时的诗坛上自成一家。其代表作有《明妃曲二首》《雪干》《书湖阴先生壁》等。
3.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是指北宋末南宋初,由追随黄庭坚的诗人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有陈师道、陈与义、曾几以及吕本中。江西诗派的崛起和演变,标志着北宋诗风向南宋诗风的转变。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与苏轼并称为“苏黄”。黄庭坚的创作题材多为思亲怀友、感时抒怀、描摹山水以及题咏书画。黄庭坚的诗歌特点在于浓厚的文人气和书卷气以及诗中密集的人文意象。其代表作有《双井茶送子瞻》《寄黄几复》《题落星寺》《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等。
4.中兴四大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陆游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少年到中年入蜀以前,作品偏于文字形式;第二个时期为入蜀以后到罢官东归,也是他作品成熟的关键时期;第三个时期为长期蛰居故乡山阴直到逝世,作品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又不时流露出苍凉的人生感慨,表现出趋于质朴而沉实的风格。其代表作有《示儿》《楚城》《关山月》《书愤》《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沈园》《长歌行》《剑门道中遇微雨》等。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杨万里的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与诗相近,他的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代表作有《初入淮河四绝句》《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宿灵鹫禅寺》《小池》等。
5.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永嘉四灵是指永嘉地区的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四位诗人。四位诗人同出叶适之门,各自的字中均有一个“灵”字,所以被叶适称为“四灵”。“四灵”作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在写作时少用典故成语,在诗学宗尚、诗体选择和艺术风格上与宋初的“九僧”遥相呼应。其代表作有徐照的《山中》和赵师秀的《龟峰寺》。
江湖诗派是指南宋后期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诗人。江湖诗派成员众多,人品流杂,诗歌题材广泛。其代表作有陈起的《江湖集》、陈允平的《青龙渡头》、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刘克庄的《军中乐》《郊行》以及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频酌淮河水》等。
6.宋末诗歌
宋末诗人分为两个群体:一是以文天祥为代表的民族英雄,他们奋起抗敌,以死殉国;二是以谢翱、林景熙、郑思肖为代表的遗民,他们隐居守节,不仕异族。
文天祥,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为履善,其后又改字为宋瑞,号文山。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被称为“宋亡三杰”。其代表作有《过零丁洋》《正气歌》以及《集杜诗》。
7.南宋的散文和四六
南宋的政论文使散文的政治功能和社会意义得到很大的提高,气势雄伟、逻辑严密,其代表人物有陈亮和辛弃疾。笔记产生于隋唐时期,北宋欧阳修、苏轼已著有笔记专集,但笔记的广泛流行是在南宋,南宋的笔记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的小品成就尤为高,其代表人物有陆游和范成大。南宋理学家形成了朱熹学派、陆九渊学派和陈亮、叶适学派三足鼎立的局面,他们在哲学、史学和文学方面持有不同的观念,其文论对当时和后代的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突出的是朱熹的成就。
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号晦翁,是南宋最重要的理学家、诗人、哲学家。朱熹一生主要精力用于著述和讲学,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而且还远播海外。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其代表作有《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朱子家礼》等。
南宋的四六受欧阳修、苏轼的影响,在运散入骈、多用长句等方面都继承了欧、苏的传统,使四六成为灵活多变、便于议论的应用文体。其代表人物有汪藻、洪适、陆游、杨万里、李刘、李廷忠、真德秀、文天祥、陆秀夫等。(www.xing528.com)
(三)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后人称为“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苏轼的周围还有许多成就较大的青年作家,如“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后再加陈师道和李廌合称为“苏门六君子”。
苏轼注重文、道并重,即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道不限于儒家之道,泛指事物的规律。苏轼的散文以孟子和战国纵横家以及庄子的行文风格为基础开拓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气势雄放,语言平易自然。他擅长写议论文,不管是早年的史论和政论,还是杂说、书札、序跋等都能体现苏轼独具一格的文学成就。苏轼的笔记小品很少有芜词累句,意境超然,为宋代小品中的精品。苏轼的辞赋和四六体现了其行云流水的风格以及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苏轼的诗以批判现实为主题,题材相当广泛。苏轼善于从平常生活的内容和自然景物中发掘深刻的道理,对于比喻、用典、对仗等技巧得心应手,他旷达的人生态度又使得他自身对沉浮荣辱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诗作辞彩壮丽、兼收并蓄,情思内蕴十分深厚。其代表作有《题西林壁》《和子由渑池怀旧》《游金山寺》等。
苏轼的词突破了“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得词由音乐的附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他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了词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为豪放词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代表作有《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西江月》《水调歌头》等。
(四)宋代词风
1.北宋前期词坛
宋代立国之初的半个世纪,词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1世纪上半叶晏殊、欧阳修、范仲淹、张先、王安石特别是柳永等人先后登上词坛之后,宋词才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既继承了晚唐五代的词风,又有新的开拓。
晏殊和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了五代的词风,在此基础上着眼于对词艺的提高和深化。晏殊的词以雍容和缓为情感基调,多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语言去掉了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清丽淡雅、温润秀洁,其代表作有《踏莎行》《玉楼春》《木兰花》《浣溪沙》等。与晏殊相比,欧阳修的词作新变成分比较多,他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与柳永的词相互呼应,其代表作有《临江仙》《朝中措·平山堂》《南歌子》《渔家傲》《采桑子》等。
范仲淹、张先和王安石的贡献在于对词境的开拓。范仲淹因其四年的军旅生活而形成沉郁苍凉的风格,多描写塞外场景、边塞生活以及将士们的久戍思乡之情和报国立功之志,为词开辟了崭新的审美境界,使得宋词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和现实人生,其代表作有《苏幕遮》《渔家傲》等。张先因善写“影”而获“张三影”之名,他通过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用题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内容多写“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其代表作有《木兰花》《定西番》以及“六客词”《定风波令》等。王安石的词基本已脱离晚唐五代以来的柔情软调,注重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进一步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宋词具有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其代表作有《浪淘沙令》《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柳永大力创作慢词,改变了唐五代时期以小令为主的格局,使得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他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他在词的语言表达方式上,充分运用了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铺陈和白描的表现手法。其代表作有《定风波》《满江红》《望海潮》《雨霖铃》《忆帝京》《鹤冲天》等。
2.北宋中后期词坛
11世纪下半叶,柳永等词人先后离开词坛之后,继之而起的是以苏轼、黄庭坚、晏几道、秦观、贺铸、晁补之、周邦彦等为代表的元祐词人,其创作及活动主要集中在神宗、哲宗和徽宗三朝。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与其父晏殊世称“二晏”。晏几道的主要成就在于小令,多写往事、哀愁,艺术境界较高,词风浓挚深婉,工于言情。其代表作有《虞美人》《临江仙》《鹧鸪天》《少年游》《阮郎归》等。
秦观,字太虚,后改为少游,号淮海居士。秦观的主要成就在于词,词风秀丽含蓄,被视为词坛第一流正宗婉约作家。其代表作有《满庭芳》《鹊桥仙》《浣溪沙》《减字木兰花》等。
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人称贺鬼头。贺铸擅长词,风格丰富多彩,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用韵严格,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其代表作有《鹧鸪天》《六州歌头》等。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是婉约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开南宋姜夔、张炎一派词风。周邦彦的词承自柳永而多有变化,词风更为典雅含蓄,富有清新俊逸的情调。其代表作有《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兰陵王·柳》《六丑·蔷薇谢后作》《西河·金陵怀古》等。
3.南渡前后词坛
南渡词人是指生活在12世纪上半叶徽宗、钦宗和高宗三朝由和平转向战乱时期,以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和叶梦得、李纲、陈与义等为代表的词人。其中最为出色的是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以词著名,兼工诗文,著有词论。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后期则充满“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感情调,表达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其词被后人称为“易安体”。其代表作有《一剪梅》《如梦令》《声声慢》《醉花阴》《武陵春》等。
朱敦儒,字希真,号岩壑。朱敦儒的词早期秀婉工丽,注意词的格律和四声,多写隐居生活,南渡后期多写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慨和家国之难、流离之苦。其代表作有《临江仙》《卜算子》《相见欢》等。
在高宗建炎、绍兴年间,南宋出现以“南宋四名臣”(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和大将岳飞为代表的词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李纲的《苏武令》和岳飞的《满江红》。
12世纪下半叶,以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陈亮、刘过和姜夔等词坛主将为代表的“中兴”词人把词的创作推到高峰,并形成以辛弃疾、张孝祥、陆游、陈亮等为代表的辛派词人和以姜夔、史达祖、高观国等为代表的“雅词”派词人双峰对峙的局面。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辛弃疾的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主要为爱国词和田园词。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南宋前期爱国词人的传统,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手法多样,融进了诗歌、散文、辞赋、经史百家成语,是豪放词的集大成者,推动了词风的转变。其代表作有《满江红》《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美芹十论》《九议》《摸鱼儿》《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等。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姜夔一生清贫自守,以文艺创作自娱,诗词散文和书法音乐无一不通,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其代表作有《暗香》《扬州慢》《念奴娇》《双双燕》《绮罗香》等。
宋末词坛出现创作活动的群体性和题材、风格的趋同性,是词史高峰状态的结束期,使得多种词风相融合,其代表人物有吴文英、刘克庄、蒋捷等。其中成就最大的是蒋捷,他融合了辛弃疾、姜夔二派的长处,自成一家。
(五)辽金时期的诗歌
辽代诗歌留存下来的作品只有七十余首,诗人大多是君主、皇族和后妃,也有汉人。其代表作有耶律倍的《海上诗》、萧观音的《伏虎林待制》、萧瑟瑟的《怀古》《回心院词》、“寺公大师”的《醉义歌》、赵延寿的《失题》等。
金代的文学成就远远超过辽代,其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金国初建到海陵朝,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都是由辽、宋入金的文士,其代表人物有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等;第二个阶段是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这一时期生活在金国的各族人民在文化上互相吸收、融合,金代诗歌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代表人物有蔡珪、王庭筠、党怀英、周昂等;第三个阶段是金朝在蒙古的进逼下被迫南渡直到金亡前后,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相当活跃,主要文学思想是不事雕琢、重在达意,其代表人物有赵秉文、李纯甫、王若虚等。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是金代最重要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人、诗论家。元好问擅长各种诗体,他的“纪乱诗”把悲壮慷慨的感情表现在苍莽雄阔的意境之中,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他的七律深受杜甫的影响,功力深厚,意境沉郁。其代表作有《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游黄山》《南冠行》《水调歌头·赋三门津》《摸鱼儿》《论诗绝句三十首》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