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指的是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理论以及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实践。
1.社会主义的第一次飞跃
产生于16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批判、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为无产阶级解放斗争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www.xing528.com)
2.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飞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是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列宁在总结变化的新情况条件下,深刻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取胜利的理论,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