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正礼 罗红玲 蓝玉茜 魏珮玲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沿线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倡议涉及区域贯穿欧亚大陆,东边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西边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东欧则是联系亚欧的纽带,也是“一带一路”从亚洲延伸到西欧的桥头堡。“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东欧国家有十六个,分别为: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马其顿。截至目前,除波黑、黑山、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马其顿五国外,其余十一国均属于欧盟成员国。(www.xing528.com)
自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中国将自身在基础设施建设、装备制造、能源等方面的优质产能与中东欧沿线国家的建设需求结合起来,同时全面加强了与它们的文化、金融、医疗、教育、旅游等领域的深层交流与合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下文简称《愿景与行动》)。《愿景与行动》明确地指出“一带一路”的合作重点是“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要实现“五通”,人的因素是重要环节也是关键支撑。培养通晓国际规则,了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专业人才,成为各级教育机构、专业智库、政策制定者和有关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基于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相关大数据,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合作中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宏观分析和研判,构建出符合“一带一路”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资有关机构和高等院校借鉴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