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和瞄准贫困群体是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贫困治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从中国农村贫困治理的发展历程来看,贫困瞄准的单元经历了从区域到县以至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阶段性转变,贫困治理在政策对象的确定方面也逐渐趋向微观化和精准化。当前,国家提出精准扶贫的治理政策,强调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促使扶贫资源更好地瞄准贫困目标人群,以有效提高国家主导的农村扶贫开发效率。
从国家有关精准扶贫的政策建构来看,一方面,政府基于一定的贫困标准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对贫困人口进行相应的身份认证,为进一步实施具体和有针对性的帮扶举措奠定基础;另一方面,精准识别还包括对识别出的贫困户进行建档立卡,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其致贫原因、帮扶需要、帮扶举措以及帮扶效果,以促进基层贫困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进入、退出的动态管理,为建立全国性扶贫开发信息体系、强化国家贫困治理信息收集能力,以及为国家贫困治理决策和考核提供依据。为此,国家建构了一系列精准识别的行动结构、工作程序、管理规则和评估标准,并对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管理工作提出明确的政策目标和执行要求。(www.xing528.com)
村庄作为国家贫困治理的基层单元以及政策执行的行动舞台,是国家与农民、政府与社会、干部与群众等多重关系互动博弈的空间,也是精准识别过程中作为政策执行主体的乡村干部与作为政策对象的村民进行互动接触的主要场所。来自国家科层体制的权威、压力以及乡土社会的文化和惯习,共同形塑了基层公共政策执行的实践场域。在这一独特的政策执行空间,具有多重身份特征的乡村干部,扮演了基层政策执行一线和现场的街头官僚角色,在贫困人口识别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过程中,与村民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和接触。在此过程中,代表国家技术化治理取向的精准识别政策及其规则建构与乡村街头官僚的日常行为模式以及乡土社会的实践逻辑相互碰撞交织。与国家技术治理试图超越基层治理环境中具体、特殊甚至琐碎的治理情境,通过整齐划一的技术标准和规则要求来推进和实施精准识别的规则设计初衷不同,乡村行动情境必然影响政策的具体执行实践。在岩村精准识别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乡村干部基于国家和上级提出的政策实施要求,在政策执行的行动过程中不断进行政策文本性规则的调试和改变,以达致目标的实现,也即国家贫困治理的政策和规则建构遭遇到乡村街头官僚以及乡土社会文化的进一步消解或重塑,从而产生了乡村街头官僚分工协作,并对政策文本规则进行生产再造以及选择性执行的行动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