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品牌形象是企业顾客对传播过程中所接收到的所有关于供应商品牌的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后留存于头脑中的印象和联想(Biel,1993)。一般来说,品牌形象的好坏会影响企业之间的交往。Wang(2008)等学者认为,如果企业顾客对于供应商的企业形象缺乏正面感知,人情是不可能建立的。
关于供应商品牌形象与品牌人情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少见,在中国情境下也是如此。但有些研究可以为此提供一些启示。本书将B2B品牌形象概括为“德”与“能”两个方面。张新安等(2011)提出,中国人面子的大小与其在人际交往中的身份和地位高度相关,在中国社会中,一个人要想成功地管理好自己的面子,就需要维护好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从“德”的角度讲,供应商诚信或“互惠行为”容易引起企业顾客的情感认同,增进双方的商业友谊或交情,进而提升顾客企业的承诺水平(Yang,1994)。换句话说,供应商的“德行表现”为其在企业顾客心目中累积了人情资产,或者说作为一种“人情抵押品”而存在(Lee & Dawes,2005)。
从“能”的角度讲,,Carpenter(1993)、Hutt和Speh(1995)都认为,在企业顾客评估供应商能力时,既出于理性动机如价格,质量和服务等作出判断,还要考虑情感动机如工作保障和组织状况等。有些购买中心成员会利用理性方法来确定供应商,而对于与供应商有定期联系的采购经理则多使用情感工具。在这种情况下,采购经理必须确保供应商的能力转化为Carpenter(1993)所谓的“关系能力”,即在买卖方关系中个人服务于人际目标以及促进积极关系的属性。同样,Luo(1997)也认为,如果一个供应商在特定能力上存在缺陷,那么他就有必要发展关系以弥补能力不足。由此可见,能力与关系是可以互补,或是相互转化的,这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英雄相惜”有些类似。(www.xing528.com)
同样,由于企业购买由不同动机和能力的成员构成的购买中心来完成,与认知导向(沿着核心路径形成态度)的成员相比,情感导向(沿着边缘路径形成态度)的购买者更容易受到B2B品牌形象的影响,进而有助于累积企业顾客的人情资产,即如果不与某品牌供应商合作会有过意不去的感觉。Doney和Cannon(1997)则认为,当顾客对于销售人员只有有限的知识时候,他们对于企业的信任会转移到对销售人员的信任上来。总之,一个强大的公司品牌相当于企业战略的“脸面”,它描绘出了公司的市场目标以及希望被人认知的“样貌”(Kotler&Pfoertsch,2008)因此,本书提出假设:
H7:顾客企业对供应商的品牌形象感知与企业间品牌人情的积累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