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集体经济后,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利用农闲时间到基地打工,种地打工两不误。363户村民入股了集体经济,效益越好他们分红越多,所以,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集体经济的主人。通过“土地流转金+打工薪金+分红股金”的方式,村民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全村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底不足5000元提升到2018年底的11800元。
1.因地制宜引企业,产业兴旺美乡村。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导致土地荒芜。艳山红村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加强对外衔接,建成2000只种鸽基地、万斤泉水鱼基地、有机芽苗菜车间、菜籽油车间、苕粉车间、土酒作坊等村集体经济产业。同时,还引进一个水果种植大户与村集体签订了合作协议,流转500亩土地发展种植各类特色水果。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引企业,产业兴旺美乡村。
2.劳模在前有示范,发展产业富乡亲。艳山红村是典型的劳模村,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出过1个全国劳模,5个省部级劳模,2个区县级劳模。村委充分发挥劳模效应,动员重庆市劳模谢莉苹在村上建立种鸽养殖场,建1万只黑土鸡养殖场。同时成立了人字崖水果专业合作社,建立了1万斤泉水鱼生态养殖园,窖藏原浆高粱酒1万余斤。新建成菜籽油加工车间、有机芽苗菜车间、苕粉车间。在劳模带动下,村集体经济的布局已经完成,力争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万元。
3.村民入股变股民,共同脱贫奔小康。2018年,363户村民入股集体经济,股金达56.5万元,其中贫困户入股率为100%,股金达17.5万元。村集体每年以不低于10%的红利分给股民。2018年底,入股的村民已经领到第一笔分红,共计9.6万元。(www.xing528.com)
4.花卉基地,美了乡村富了村民。花卉基地是村“两委”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为村里引进的第一个产业项目,也是集体经济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基地培育出来的花卉,主要供城区市政美化。同时,村道路两旁、农户庭院里也种了不少花卉。花卉基地的建立,其最终受益者依旧是当地村民,贫困户贺廷胜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家入股了集体经济,土地流转给花卉基地,他平时在花卉基地做工负责花卉管护,他的老伴负责给基地的农民工做饭,一个月两人的工资共有3000元左右。这样一来,花卉基地的建立,直接给他家增加了“三金”,一是土地流转租金,二是入股分红的股金,三是他们老两口的做工薪金。
艳山红村花卉基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