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扶治共管工程:提升行政村村风民风

创新扶治共管工程:提升行政村村风民风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最美”建设、好家风建设等活动的拓展延伸,扮靓农村环境,构筑文明村风、优良家风,培育新型农民,让行政村的环境美、风尚美、人更美。

创新扶治共管工程:提升行政村村风民风

一是移风易俗。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推进“最美”建设、好家风建设等活动的拓展延伸,扮靓农村环境,构筑文明村风、优良家风,培育新型农民,让行政村的环境美、风尚美、人更美。着力推进移风易俗,在安石镇试点示范基础上,向全县各乡镇推广成熟经验,制定出台村规民约,正村风、转民风,积极引导帮助贫困群众形成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尊老爱幼、文明健康、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充分利用电子屏、宣传栏、文化墙、“大喇叭”,不定期宣传移风易俗工作内容,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贫攻坚自主脱贫、传统道德文化等内容绘上村屯围墙,着力打造一批图文并茂、活灵活现的“文化墙”,使乡村文化“活”了起来,培育的文明村风“实”了起来,不断扶出新思想、新气象、新风尚,让风清气正成为农村的主流。全县235个村均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较大提升。

全面推广移风易俗先进经验

二是落实包保。组织全县县级领导、乡镇及县直部门具体帮扶责任人、驻县中省直部门、企事业包保单位领导,深入包保村、包保户调研产业项目,宣传扶贫政策,现场解决问题。每年县卫健局都牵头组织全县各级公立医院深入贫困村开展免费医疗下乡巡诊活动,通过设置固定看病点和移动医疗车等形式,对贫困家庭进行点对点的救助和政策解答,力所能及地为贫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县文广旅局、县妇联等部门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到包保村进行专场演出,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党和政府与贫困人口的距离。以包保贫困学生家庭为例,包保部门一要摸清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完善建档立卡相关信息,做到“家底清”;二要稳步推进“雨露计划”,给更多贫困学生一个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平台,以便他们能更好融入社会;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人士资助贫困学生,圆贫困学子的读书梦,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回报社会。通过开展系列教育扶贫工作,不仅帮助学生增长了能力,还培养了志气,树立了面对生活的信心,“扶志”与“扶智”全面推进。(www.xing528.com)

开展免费医疗下乡巡诊活动

三是专项整治。坚持将扫黑除恶与乡村有效治理相结合,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按照群众提议、政府引导、村组公示联动方式,让群众意愿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并组织政法、公安、司法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教育群众自觉学法、依法、用法、守法,通过正当渠道、合法途径表达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逐步完善了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比如,县司法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法律赶大集”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设置了法律服务咨询台,随时解答百姓在生活中遇见的法律难题。向过往群众发放《百姓依法维权案例读本》《法律进乡村》普法宣传册等法律书籍及宣传单。并邀请市艺术团前来助阵,在观看文艺演出的同时,工作人员向群众宣讲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讲解法律援助申请条件及受理范围,解答群众疑问。在问答环节中,主持人向群众提出农民工欠薪讨薪、妇女儿童权益受到侵害如何维权等法律问题,以及扫黑除恶治乱相关知识,现场观众争相回答,气氛热烈而活跃,既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又宣传了法律政策,普及了法律知识,提高了群众对法律的知晓率,对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