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振奋贫困群众,实施扶志思进工程

振奋贫困群众,实施扶志思进工程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后下发了《东辽县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扶贫扶志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行政村开展文艺巡演,将脱贫攻坚政策编排成三句半、快板、小品等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扶贫政策有奖问答,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效果良好。通过文化引领作用,提高了广大贫困群众的素质,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脱贫奔小康的信心。

振奋贫困群众,实施扶志思进工程

一是载体推动。先后下发了《东辽县开展扶贫扶志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对扶贫扶志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在东辽县电视台开辟《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节目,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向群众宣传报道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和脱贫致富先进典型,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不因贫困气馁,不因贫困退缩,不因贫困自卑,帮助贫困户树立脱贫信心。加强贫困村文化阵地、队伍、活动三大载体建设,积极引导群众摒弃“等靠要”思想,树立“敢拼、敢闯、敢干”的进取意识,走出一条“精神自信—行动自觉—经济自强”的精神扶贫之路。组建“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行政村开展文艺巡演,将脱贫攻坚政策编排成三句半、快板小品等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开展扶贫政策有奖问答,贫困群众积极参与,效果良好。整理医疗、教育、社保等扶贫政策,印制宣传海报3000余张,发放到每个贫困户家中,做到扶贫政策上墙,进一步提高了贫困人口政策的知晓率。

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

二是典型示范。全县各乡镇、包保部门不断推出一批优秀扶贫干部、优秀第一书记和脱贫示范户,让干部群众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充分利用媒体报道一大批生动鲜活的典型经验,用身边事教育带动身边人。以辽河源镇公平村为试点,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教育引导作用,驻村干部对贫困户实行一对一走访、一对一融入,探索实施贫困户谈心会制度,开展菜单式服务。通过简短、朴实的语言在会上向贫困户传达政策精神,解读最新的惠民扶贫政策,让更多的贫困群众真正了解党的扶贫政策宗旨、内容和意义,真正营造“辛勤劳动光荣,好逸恶劳可耻”的浓厚氛围,引导失志贫困户转变观念,练好“内功”,丢掉“等靠要”思想,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这种活动的大胆尝试,真正走进群众内心,准确把握了贫困人口的思想动态,通过“唠家常”的方式,把志气、信心送到贫困户的心坎上,帮助贫困户进一步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正确观念,铆足精气神、立志拔穷根,提高了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和自身“造血”能力,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www.xing528.com)

三是文化引领。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树立农村新风尚。印制了《脱贫攻坚包保帮扶工作手册》3000余册,将脱贫攻坚重点政策文件汇编其中,将政策宣传贯穿于包保帮扶责任人走访贫困户全过程。注重以文化自信引领农民脱贫自信,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入户走访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贫困户深入细致地宣讲扶贫政策,制定具体帮扶措施,激活贫困户“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并将扶贫政策与百姓需求相结合,激发了贫困户的共鸣,真正使贫困农民在“思想上脱贫”,帮助贫困农民把主动脱贫的志气“扶”起来,把干事创业的智慧“扶”起来。通过送政策下乡、到各行政村宣讲、入户宣传等形式,将扶贫的政策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使其深入人心。同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利用村街两边围墙,打造集政策宣传、村规民约、传统文化于一体的脱贫攻坚文化长廊。通过文化引领作用,提高了广大贫困群众的素质,进一步增强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脱贫奔小康的信心。金州乡双福村通过打造生态游、文化游,创建了文化旅游品牌,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