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米种植成本增加,价格倒挂,农民增收难度增加。2015~2016年玉米种植成本增加了3%,但临储价格相比2014年每千克下调了0.24元,每亩效益下滑了30%~40%。同时玉米市场出现了“洋货上市,国货进仓”的局面,这些粮食长时间存放就会变质,无法利用。面对成本增加、价格倒挂、政策调整等诸多制约因素,玉米产业深层次改革矛盾突出,农民增收难度增加。
据高唐县农业局调查,散户农民种植玉米每亩产量500千克,单价1.6元/千克,收益800元左右,除去玉米种植成本656元/亩(含田间人工费),每亩收入144元(不扣除收获后晾晒、脱粒等人工费用)。如扣除后期晾晒、脱粒费用(亩成本120元),则基本无利润。
2.土地流转对农户来说效果好,但占比低。土地流转成本较高,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效益不佳。山东省人均耕地面积1.21亩,比全国人均少0.31亩。土地在村内二次分配,导致户有地块更加零碎,难以通过土地流转来有效整合,制约了合作社面积的扩大和机械化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乡村干部对土地流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土地流转是农户的事,疏于管理。二是一些农民恋土情结严重,即使外出务工、经商,也舍不得将土地流转出去。三是有关土地流转的地方法规尚不健全,农民心存疑虑,不肯或不敢流转土地。因此,总体来说土地流转比例不高。
此外,土地流转成本较高,农民得到实惠,但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却面临困境。高唐玉山种植合作社的土地流转合同是前几年签订的,土地租金每亩1000~1100元。2014年前玉米收购价格高,每千克2.4~2.6元,合作社收入能达到30万元以上。目前玉米价格只有1.6元/千克,合作社收入只有十几万元,勉强维持运转。目前多数租地合同还未到期,租金无法下调。好在部分合同到期的,地租已经下调到800元/亩。
3.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新兴主体投入少。一是部分地区农田交通滞后,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全省仍有很多农田没有配套的机耕路,影响农业机械推广。二是农田水利设施失修老化,许多农田沟渠不畅通,农业抗灾能力脆弱,从而导致经营成本增高,也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土地承包流转时间短,造成土地承包者不敢投资农田建设和进行地力培肥。(www.xing528.com)
4.全程机械化发展程度低,普及难。目前深松机械、播种机械、植保机械、中耕除草追肥机械、收获机械、秸秆处理机械、烘干设备机械等,仍存在推广数量少、使用成本高、未大面积普及推广等问题。
5.发展资金受限,贷款难。发展农业“新六产”,开展集约化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这都必须以资金和实力为基础。但全省多数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资金相对紧缺。经营户在土地流入后,由于争取不到项目资金,土地使用权又不能作贷款抵押,每当农业生产前期需要较大投资时,往往出现融资困难。因此,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经营的主要“瓶颈”。
6.劳动力资源不足,技能低。以高唐县为例,高唐县总人口5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万人。农业人口中,农村劳动力26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5%,主要以外出打工为主,学历一般为初中至高中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包括妇女及60岁以上的老人,有7.5万人左右,占20%,学历主要处于文盲至小学水平。从事玉米生产的劳动人员主要为妇女及60岁以上的老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5%左右,并且农业新技术接受能力、开展机械化操作的能力普遍较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