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究农业新六产本质特征:姓农

探究农业新六产本质特征:姓农

更新时间:2025-01-07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各类社会要素参与农业“新六产”所形成的竞争优势,造成了与小农、散户“抢饭碗”的局面,那就背离了农业“新六产”的宗旨。

1.农业“新六产”是农业基础功能全方位、多元化拓展的结果,离开了农业,农业“新六产”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农业“新六产”以农业母体产业为基本依托,它可以是农业内部的一元融合,也可以是农业与二产、三产的二元融合,还可以是一二三产业的三元融合,但必须包含农业,没有农业的融入,就不能称为农业“新六产”。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农业“新六产”可以是“种植+养殖”,也可以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业态,还可以是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园区等新载体,但都离不开农业这一母体产业。

2.农业“新六产”是植根于农村、脱胎于农业、服务于农民的新兴产业组织形式,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各类要素重新组合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其参与主体必然是多元的。农业“新六产”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基础力量,虽然产业融合中要有工商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科研推广单位等参与,但基本主体是农业经营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以及供销社、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没有他们的参与,就不能称为产业融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既是农业“新六产”的参与主体,又是农业“新六产”的主力军,担负着把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传播到农村、传递给农民的重任。供销社、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等是新型主体功能拓展延伸之后的组织形式,是农业“新六产”发展的骨干力量。

3.农业“新六产”发挥的是带动、支持作用,而不是代替、排斥作用。它是带动农民发展,而不是代替农民、排斥农民。农业“新六产”具有多要素融合发展的特征,只有广泛地吸收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广泛地吸纳各类社会主体参加,农业“新六产”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活力。但这些要素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都必须体现农民主体作用,都不能排斥和代替农民。在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农民是1,其他要素是0,有了前面的1,后面的0才有价值。(www.xing528.com)

4.农业“新六产”是与农民共享利益而不是与民争利。社会要素参与农业“新六产”,一定要以维护农民利益为前提,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工农互惠、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如果各类社会要素参与农业“新六产”所形成的竞争优势,造成了与小农、散户“抢饭碗”的局面,那就背离了农业“新六产”的宗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