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负盛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
怎么理解这番话呢?通俗解释就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在努力追求个人满足,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但在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社会利益,并且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更大。这只“看不见的手”,其实就是人们自觉地按照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发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实现消费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曼昆的第六大经济学原理,要讲述的正是上述内容: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这双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那么,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神奇魔力呢?
市场提供了一种机制,让人们相互进行交易,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在价格和利益的激励下,各自都会作出相应的选择,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调节。市场调节如同一双无形的手,而价格就是无形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www.xing528.com)
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市场上的白菜卖1.5元一斤,萝卜卖8毛钱一斤,那么农民们就会纷纷决定要多种白菜,把原来种萝卜的地方改种白菜。不久后,大量的白菜流入市场,而萝卜却没有人供应了。过量的供给导致白菜价格狂跌,从原来的每斤1.5元变成了每斤5毛钱。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民们开始琢磨,再种白菜已经不赚钱了,甚至还可能亏本,于是又开始改种萝卜。当大量的萝卜涌入市场后,萝卜的价格又变得和当初过量供给的白菜一样了。如此反复,市场就呈现了供需趋于平衡的状态。
概括来说,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调节经济活动,指引分散的、无数的个人的决策在市场上进行相互交易,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增加社会整体利益。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无论是产品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只要对各自的利益作出理性的考虑和选择,都会带来合意的市场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