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县2014—2020年累计减贫3.02万户13.79万人,全县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标准,198个贫困村全部达标退出。2020年11月21日,甘肃省政府正式批准通渭退出贫困县序列,绝对贫困和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脱贫攻坚战中,我们牢记历史使命。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凝心聚力、决战决胜,认真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县委、县政府履行抓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统筹做好谋划部署、资源调配、推进落实等各项工作。组建由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16个专责工作组,协调行业部门落实分工责任。承担重点任务的县直部门分别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和举措。坚持因户因人分类施策,完善落实未脱贫户“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和脱贫不稳定户巩固提高计划,结合疫情、灾情和发展需求开展动态管理,确保行业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户到人。
脱贫攻坚中的,我们树牢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把自己定位成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把务实的事业心融入平日的工作中,坚持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中,以群众同意不同意、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决好群众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落细落小政策措施,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努力提升脱贫成效。至目前,已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脱贫攻坚战中,他们不负时代重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需,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尤其要认真落实好“六稳”“六保”要求,以创新驱动为突破口,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一门心思搞建设谋发展,敢于扛最重的责任,在攻坚克难中推进工作落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聚焦产业、就业、消费、金融和生态扶贫,周密安排,严格落实,各项措施相互衔接、相得益彰,全面提高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收入。着眼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期间搬迁群众2796户1.36万人(贫困人口2765户1.35万人),已实现应搬尽搬,旧房拆除率达100%。着眼特殊困难群体,不断加强综合保障,全县纳入农村一、二类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的兜底保障人口8153户23219人(其中建档立卡兜底保障对象4444户15631人、占建档立卡人口的11.3%),全面落实低保、医保、养老保险、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社会综合保障政策,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www.xing528.com)
脱贫攻坚战中,我们勇于担当作为。省市县各级帮扶单位选派组建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198个,选派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198名、队员394名。建立起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形成了各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的工作大格局,党中央全面领导脱贫攻坚的优势得到彰显,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得到彰显。驻村帮扶干部明知条件艰苦,依然义无反顾,明知困难重重,依然奋勇直前。他们认真履行职能职责,坚持实干到底,靠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劲,把为民服务的工作干在实处;带头深入基层群众,脚沾泥土,心怀真情的关心群众疾苦,感受群众冷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有的放矢地解决真问题,拿出“实干家”精神,在工作中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形成共同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发展,取得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优异成绩。
脱贫攻坚战中,我们自力更生百折不挠。面对异常艰苦的自然生态条件、面对一穷二白的基础条件、面对交通闭塞的困难局面,通渭人民大胆创新、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展现了不等不靠、勤劳致富奔小康的伟大战贫精神。一是创新发展,积极转型第一产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种植方面主要以金银花、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为主、养殖方面主要以牛、羊和蜜蜂、走地鸡、兔子等为主,不断壮大第一产业规模,增加纯收入;二是能人带头,积极发展“合作社+”模式。在致富带头人的带领下,农户以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参与合作社建设和发展,实现了致富一人,带动一片的作用;三是劳务输转,通渭县是劳务大县,相关单位安排开展各类技能培训,农民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了自身技能,增加了外出务工收入。
脱贫攻坚战中,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彰显。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他们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重视发挥“领头雁”的带头引领作用,动员各方力量,选好选强两委班子人选。一是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全面提升村干部队伍管理规范化水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围绕打造一支学历高、素质好、年富力强的村干部队伍,深化拓展“一选两聘”“一肩挑”等模式,不断调整优化村干部结构。二是筑牢基层战斗堡垒。不但高度重视村“两委”班子的人才建设工作,同时也注重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等硬件设施的建设,共投资4299.3万元,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7个、改扩建94个,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的行政村达226个、占总数的68.1%,全县村级阵地办公条件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的进一步改善提升。三是创新党建引领模式。制定《全县基层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工作方案》《通渭县党建引领合作社发展实施方案》,抓实抓细“三建四联三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和“一建二定三管”工作法,建立“党组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把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实现党建促产业、产业带民富的良好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