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外合作,共同攻坚——挂职干部谈甘肃脱贫

内外合作,共同攻坚——挂职干部谈甘肃脱贫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19年年底甘肃贫困人口下降到1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全省贫困县的数量也下降到8个。在甘肃全省上下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积极投身于甘肃脱贫攻坚事业的同时,省外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中央和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定点帮扶和扶贫协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甘肃脱贫成果,在助力甘肃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内外合作,共同攻坚——挂职干部谈甘肃脱贫

王志锋

挂职单位: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

原单位: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地理位置独特、自然条件差,是我国多民族地区和生态安全屏障,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2012年,甘肃全省贫困人口596万,贫困发生率高达28.5%,远高于全国10.5%的贫困发生率水平。在国家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和指导下,甘肃省将扶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历史责任,全省上下积极投入,砥砺前行,在扶贫工作上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9年年底甘肃贫困人口下降到1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9%,全省贫困县的数量也下降到8个。2020年,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后,最后8个贫困县也全部摘帽退出,确保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甘肃贡献。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有效巩固党的领导基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引领全社会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2019年5月,我到甘肃省挂职以来,一年多来在甘肃深刻感受到:一是甘肃扶贫任务如此之重。在全省86县级行政单位中,就有75个贫困县,比例之高和扶贫条件恶劣全国少见。二是压力如此之大。能明显感觉到全省上下负重致远,在脱贫攻坚任务上甘肃各级领导背上承受的无形压力。三是重视如此之高。全省思想高度统一,尽锐出师,坚决履行好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付出之大令人动容,成效之大让人钦佩。

在省委省政府的带领和安排下,甘肃社会各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投身于甘肃的脱贫攻坚事业,为全省的脱贫攻坚任务的有效完成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以我挂职所在的兰州财经大学为例,见微知著,从中可以看出甘肃全省上下对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和在扶贫上的投入和付出。

2017年,兰州财经大学开始结对帮扶渭源县大安乡的5个贫困村。渭源县大安乡位于定西市北部山区。这里十年九旱、降水稀少,丘陵沟壑纵横,自然条件严酷,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三年多来,学校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20多万元,在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帮助群众实现住房安全、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开展消费扶贫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认可,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首先,学校坚持把最精锐的力量选派到脱贫攻坚第一线,先后分三批选派23名青年骨干和后备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其中副处级以上干部9名。帮扶人员认真履职尽责,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1人获得省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人获得县级先进个人。2018年10月,学校原人事处副处长、大安乡方家庄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赵怀越,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不幸以身殉职,将自己宝贵的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

其次,学校坚持把培育壮大产业作为根本之策。根据帮扶村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构建“帮扶单位+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近100万元,建成年产能100吨的胡麻油榨油厂,吸收全乡500余户农户入股,带动胡麻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帮助当地26名贫困人口就近务工;建成储量为100吨的马铃薯冷藏库,培育马铃薯主导产业,发动学校食堂和各级工会定点采购;建成年产6000余只“蹓达鸡”的养殖场,动员学校各级工会采购和教职员工自发消费,销售收入15万余元。

最后,学校紧盯贫困人口、贫困村脱贫退出指标,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底线要求,扎实推进“3+1”冲刺清零行动,确保应清尽清、万无一失,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全面达标。针对反映强烈的住房问题,为确保所有贫困户实现住房安全,学校投入54.8万元完成了危房改造任务。同时大力投入支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结合年节慰问和帮扶干部入户走访,投入40余万元为319户帮扶户发放化肥地膜等生产物资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通过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的关心和温暖。(www.xing528.com)

除此而外,学校还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大力开展文化下乡和教育扶贫。志智双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以解决百姓思维上的贫穷、精神上的贫穷这一拦在扶贫路上的“硬骨头”。兰州财大的这些举措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帮扶的5个村全部实现脱贫,有效助力了全省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

在甘肃全省上下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积极投身于甘肃脱贫攻坚事业的同时,省外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中央和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定点帮扶和扶贫协作,进一步巩固提升甘肃脱贫成果,在助力甘肃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此处,仅以我的援派单位——中央财经大学对宕昌县帮扶为例,可见一斑,去了解援助单位投入和奉献。

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要求,2020年以来,中央财经大学和天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一起携手帮扶宕昌县。中财大把脱贫攻坚作为2020年首要政治任务和当前头等大事,举全校之力,大力推动宕昌脱贫攻坚。首先,强化顶层设计,成立了书记、校长担任组长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同时,高标准选派挂职干部落实扶贫工作,选派1名处级干部和1名科级干部分别挂任副县长和哈达铺镇玉岗村第一书记。其次,学校以消费扶贫为关键点,广泛宣传动员,通过学校“以买代帮”、教职员工“以购代捐”,以及倡议中财校友、社会各界“百万消费”,推动宕昌产品消费扩大和走向全国。再次,积极投入、引进资金建设项目,推动城乡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完善提升。最后,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推动宕昌县产业与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联系。另外,积极开展智力帮扶,充分发挥财经特色办学优势,精准把握培训方向,提升宕昌县干部人才能力素质。同时,还在宕昌挂牌成立“中央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基地”,为宕昌乡村振兴和未来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和决策咨询。

经过前期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截至2020年12月10日,中央财经大学为宕昌县投入帮扶资金248.94万元(完成率为124.47%),引进帮扶资金1352.31万元(完成率为676.16%),培训基层干部1300名(完成率为433.33%),培训技术人员978名(完成率为326%),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264.29万元(完成率为132.15%),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546.25万元(完成率为273.13%)。圆满完成学校与国务院扶贫办、教育部签订的《中央单位定点扶贫责任书》,有效助力宕昌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同时,学校在延续推进落实前期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精准对接宕昌需求,持续精准推进下一步工作,做到帮扶举措不歇脚、不停顿、不泄劲,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中央财经大学和兰州财经大学是省部合作对口援助单位,除在教学、科研、学科、师资、国合等校际常规领域合作外,亦围绕脱贫攻坚和红色教育等新领域同频共振、深化合作。通过举办座谈会、扶贫干部经验交流会,促进两校在渭源县和宕昌县扶贫工作上经验交流、信息沟通和相互支持;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开展了“中央财经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共建红色教育基地活动”,以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助推甘肃脱贫攻坚;结合财经类院校的学科优势,整合两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力量,围绕乡村振兴以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展开合作研究。此外,为宣传和助力脱贫攻坚事业,两校合作组织了“翰墨飘香书圣地助力脱贫画陇原”活动,邀请刘树勇和王强等中央财经大学书画界名家走进甘肃,与甘肃省内书画界知名专家一起挥毫泼墨,为贫困县赠送书法作品,持续加强对扶贫事业的宣传。

在两校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在同事扶贫精神的感召下,我也积极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之中。一是主动到渭源县帮扶村调研和慰问学校挂职干部,了解大安乡和贫困户现状及帮扶中存在问题,同时亦两次赴宕昌县调研,为帮扶村产业扶贫和消费扶贫推进出谋划策。二是通过到帮扶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讲党课等形式,解读国家扶贫政策,并从甘肃省情出发、从地理特点、农作物特点、气候特点、产业优势等多方面分析了帮扶点能够胜利脱贫攻坚的保障和实现抓手。三是消费扶贫,积极购买和推动购买渭源和宕昌县的扶贫产品,为贫困户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奉献爱心。四是发挥桥梁作用,积极推动中央财大和兰州财大两校在脱贫攻坚和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和相互支持。五是围绕自己专业和研究积累,在乡村振兴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展开研究,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学术贡献。尽管自己在甘肃扶贫精神感召下为脱贫攻坚做了一点工作,但与两边学校领导要求和省里要求及期望还有不小差距。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成效是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和标志性指标,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实现贫困问题的解决,难以标志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甘肃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思想为指导,将脱贫攻坚当作全省首要政治任务和治理水平的考验,不断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砥砺奋进,在全国社会各界协助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国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全国脱贫攻坚看甘肃,尽管甘肃已经成效显著,但应该看到未来相对贫困的治理同样任务艰巨,最终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为此,一方面要加强组织和制度建设,提升治理效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完善和落实各项基本民生保障制度,继续探索引领全社会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路径。二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贫困县脱贫摘帽后,解决相对贫困和杜绝返贫风险的长效机制急需构建,而这依赖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改革思路的深化。这些都是甘肃省当前急需考虑的现实问题,也是对甘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考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