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脱贫攻坚阶段之前,基础设施是石门县的短板。为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石门县政府围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基本完善的要求,大力加强贫困村水、电、路、信息网络、“一部两中心三室一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方面,石门县继续围绕水、电、路、信息网络四个方面的建设持续发力。
1.道路建设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力加强农村道路建设,推动拓宽提质,打通断头路、边界路,不断改善乡村道路通行条件。
2014—2020年,石门县新修农村道路1364.6公里,农村道路窄改宽677.957公里,生命防护工程821公里,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实现通水泥(柏油)路。
2.水利建设
制定了石门县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应急预案,建立了技术、物资、人员保障体系,形成了有效预警和应急救援机制。投入100多万元,建成了石门县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实行规模工程日自检、水质检测中心月巡检、疾控中心抽检的三级水质检测制度,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进行检测。截至2020年,全县农村居民实现饮水安全的比例达到100%。(www.xing528.com)
3.电力建设
石门县发改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光伏扶贫电站日常运维管理的通知》,对光伏电站的日常运维管理以文件形式进行了明确,提出了要求。光伏电站实现了日常运维管理和质保合同管理的有机衔接。截至2020年,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已完成农网改造,确保居民生产、生活用电质量。
4.网络建设
进一步实施宽带乡村、覆盖优化、拉远建设等工程,切实提高贫困乡村信息化水平,助力脱贫攻坚。截至2020年底,全县已实现331个行政村4G信号全覆盖,光纤宽带全开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