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5年10有16日,习近平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内生动力的培育分为两类,一类是贫困村内生动力的培育;另一类是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培育。
村级单位是农村区域一定规模农户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是个人除家庭以外最基本的生活单位,也是我国扶贫资源下沉和注入的最基层单位。扶贫过程中,大量非到户性质的扶贫资源注入到村,村级组织是连接扶贫资源和贫困人口的重要基层战斗堡垒,扶贫资源通过村级自治能力和发展能力转化为减贫效果。[4]因此,村一级农村社区内生动力的提高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长效脱贫机制需考虑的问题。在驻村帮扶的组织背景下,大量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下沉到村级组织,对传统村级治理方式进行干预,驻村工作队将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理念带入贫困村,有效解决了传统治理科层治理能力和自主互助能力弱的问题,这种干预方式为村一级的农村社区内生动力的提高提供了组织保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帮扶过程中,驻村工作队要注重培育村“两委”的治理能力,充分发挥村“两委”的积极性,防止出现“治理依赖”的现象。(www.xing528.com)
在部分贫困地区存在扶贫资金和项目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此现象与贫困群体所在地区的文化环境有关。根据美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家刘易斯(Lewis)提出的“贫困文化”概念,贫困群体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会形成一种亚文化,表现为习惯、风俗、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和心理定式等非物质形式。这种亚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格格不入,它塑造贫困人口的各种人格及其基本特征,并通过“圈内”互动被强化,甚至被制度化。[5]在长期的扶贫开发事业中,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一直影响着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内生动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的重要着力点。要始终坚持“志智双扶”的帮扶策略,结合贫困人口的特点以及精神贫困和素质贫困的根源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推进移风易俗,摒弃传统糟粕文化,弘扬中华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精华文化;树立财富积累的观念,防止大规模人情支出;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提倡现代社会健康的生活方式。[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