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主要是推行救济式扶贫政策,这种政策缓解了农村的贫困问题,而且解决了孤寡老人的后顾之忧,取得了较好成果。政府推行救济式扶贫的战略,对受灾人口进行救济,使人们恢复生产,重建了美好家园,因此在救济式扶贫政策推行的初期,还是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的。但是对于孤寡老人和孤儿等弱势群体的救济,主要是采用群众帮扶的形式,只能缓解部分人的经济危机。
扶贫重在“扶志”,首要任务是拔掉“贫根”,要想拔掉“贫根”,还需从内因着眼、着手、着力,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低收入百姓既是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对象,更是实现持续增收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是打赢增收攻坚战的关键。扶志是一个系统工程,着力解决愿不愿脱贫、能不能脱贫、自我脱贫行不行三个问题,创新方法、用活载体,县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成员点对点、一对一,“扶贫先扶志”,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谋划长远增收渠道,把精准扶贫做到实处,真正做到让贫困户真脱贫、脱真贫。为贫困户创新就业渠道,激发其内生发展动力,能够有效解决直接救济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并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可持续。首先,就业扶贫能改善贫困户的生活条件,帮助低收入农户提升就业能力,开发多种形式的公益性岗位,引导他们就近就业,让他们有活可干、有钱可赚。就业扶贫可以引导农民向非农就业,从长远角度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目前,我国农民的收入中,劳务收入占有非常大的比重,从这个角度即可证明就业扶贫在精准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就业扶贫是最好的脱贫选择。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带动就业,才能促进社会发展,提高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最后,就业扶贫可以提高贫困户的知识水平。我国的贫困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就是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对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推行就业扶贫政策可以提高贫困户的知识水平,让农民转向非农职业,从而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要彻底解决贫困问题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能解决的更多地在于政策扶持等方面。而要真正站起来、富起来,还需要自身的不断努力,靠自身振作起来,学技术、学经营、勤劳作、善持家,政府帮一把,自己加把劲,力争早日摆脱贫困。(www.xing528.com)
扶贫先扶志,这不是一句空话、一句套话。精神上的匮乏比物质上的贫困更难缠。物质贫困可能是暂时的,但精神的贫穷可能伴随一生。莫把贫穷当资本,消磨了自己的斗志,贻误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脱贫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奋斗,国家的扶助只是外力而已。要有走出贫困的信念,需要有摆脱贫困的毅力,通过自己的奋斗,拥有了脱贫的真本领,实现稳定增收、逐步致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