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统筹就没有高效,没有规划就没有方向。只有加强统筹规划,掌握“弹钢琴”的艺术,才能持续高效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战略规划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关联性,从论证、制订、实施到检查,每一步都需要统筹协调。县域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是系统设计也是整体布局,是科学方法也是管理手段,是重要抓手也是运行载体。推动规划落实,离不开集中统一、群策群力、一体推进。特别是要实现好脱贫攻坚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特色产业体、生态环保相结合,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补齐地方发展短板,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好,既需要各级各部门合力攻坚,又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联合会战。只有搞好全局统筹,统好任务计划、力量资源、管理流程,才能确保脱贫攻坚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石门县正确处理抓脱贫与抓发展的关系,把脱贫攻坚和推行石门“十件大事”有机结合起来,围绕“把石门建成武陵山片区经济强县”的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交通先行”战略,把脱贫攻坚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进行思考和谋划,着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不断提高石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1.把脱贫攻坚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扎实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要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将脱贫攻坚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中,就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精准脱贫“回头看”,认真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加快补齐扶贫工作短板,以城乡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石门县切实履行县委县政府职责,一开始就树立抓脱贫攻坚就是抓经济工作的思想,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状态向贫困宣战,通过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开发县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柑橘、茶叶、蔬菜、烟叶和石门土鸡、石门香猪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以及生态环保、民生工程等项目,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20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3.61亿元,增长4.6%;完成财政总收入18.59亿元,同比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8316元和14056元,分别增长4.6%和9.7%。
2.把脱贫攻坚与构建特色产业体系统筹推进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把发展产业作为支撑点,坚持以培育主导产业为引领,注重城乡互动、链条互补,积极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不断壮大产业规模,为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和经济快速增长提供强力支撑。石门县立足本地资源实际,科学制订了《石门县精准产业扶贫规划》。一是发展支柱产业。积极谋划了一批集聚度高、带动性强、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项目,突出抓好柑橘、茶叶、香猪、土鸡、牛羊、林业等支柱产业,扶贫产业围绕支柱产业布局,打响“石门柑橘”“石门土鸡”等公共品牌,增强“造血”功能。二是引入市场主体。坚持走现代特色山地高效农业之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积极对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重点扶持,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能力,探索“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运作方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三是大力发展新型产业,积极把“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引入农村,在贫困村设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利用电商平台,搭建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同时,在特色贫困村扶持发展以红色旅游、美丽乡村游和休闲农业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业,贫困户通过在景区务工、发展农家乐等形式,获得收入。此外,石门县光伏产业也得到发展,使用财政资金建成62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3.把脱贫攻坚作为补齐短板的重大机遇(www.xing528.com)
石门县把脱贫攻坚作为抓发展、抓民生的重大机遇,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作为,着力解决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补短板,抓落实,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交通、教育和医疗事业是石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石门县抓住脱贫攻坚机遇,努力补齐“短板”。一是补齐交通“短板”。作出“交通先行”战略部署。石门县明确以建设高速路、提升干线路、打通出城路、完善农村路为中心,以迈进高铁时代、打通空中通道和实现通江达海为主线,着力加快构建“水陆空、铁公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二是补齐教育“短板”。全面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资助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深入推进“雨露计划”,大力加强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加大基层学校建设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积极创建合格学校与标准化学校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在全省率先推出“特岗教师入职即入编”“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二本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直接签约”“石门户籍外县工作教师直接调入”等举措引进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结构,促进优质师资效益最大化。三是补齐医疗“短板”。积极改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医疗设施设备,确保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村有标准化卫生室。积极引进卫生人才,与全国多家知名医院建立了远程协作关系,提升医疗水平。
4.把脱贫攻坚和生态建设相结合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助力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要抓好生态项目建设服务,推动项目建设,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实施蓝天、净土、碧水等保卫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石门县通过创新思路方法,把建设绿水青山的过程变成脱贫致富的过程、收获金山银山的过程。一是大力发展油茶、无患子、青钱柳、中药材等林业产业,铺就兴林富民之路。充分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利用良好的植被环境,积极引导广大林区群众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如中药材、石门土鸡、蜜蜂等。二是加大生态补偿,对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禁伐减伐、天然商品林停伐等进行补偿。三是夯实绿色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柑橘、茶叶、板栗为主的退耕还林工程营造经济林1.7万亩,成为退耕群众的后续产业基地和重要收入来源。
5.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补互助,不能各行其是、顾此失彼,要实现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要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工作。石门县着力在深化农村改革、振兴村级集体经济、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服务、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下功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以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一是加强农村水、电、路、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100%的乡镇和行政村通水泥路、通客运班车,全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率达100%,122个贫困村全部完成电网改造任务,331个行政村(居)宽带网络全面实现村村通,实现农村面貌的大转变。二是扶贫同乡村治理衔接,全县331个行政村(居)全部派出驻村工作队,既锻炼了干部队伍,又提升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大力推进智慧党建,对331个村(居)综合服务进行新建和改扩建,实现党务、政务、商务“三务合一”。三是扶贫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注重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激发内生动力。组织开展科技文化信息“三下乡”、产业“大竞赛”等活动,树立“脱贫光荣”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脱贫主体作用。坚持典型示范引领,鼓励扶持致富带头人因地制宜发展致富项目,广泛组织开展树典型、学标兵活动,积极倡导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