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植棉领域两获全国劳模的模范人物——唐纯银

植棉领域两获全国劳模的模范人物——唐纯银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0年被评为湖南省甲等劳动模范。1951年11月,他参加湖南省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湖南省特等劳动模范。1958年12月,他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73年2月,《湖南日报》出版发行《为革命科学种棉——全国植棉模范唐纯银经验介绍》的小册子12万册。长时间内,他所在的卫星队成为全国植棉的样板,他成为中国农民中的楷模。

植棉领域两获全国劳模的模范人物——唐纯银

◇陈学军

唐纯银,男,中共党员,1918年12月22日出生在安乡县安福乡双合村(原属澧县,今松湖村)一农民家庭。历任农业生产互助组组长,初、高级农业合作社社长,松湖大队党支部书记,安福公社党委副书记,中共安乡县委委员,中共常德地委委员,常德地区棉科所副所长,湖南省革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贫协常委,省科协委员。

唐纯银5岁开始打猪菜,8岁帮人家放牛,10岁起在澧县、临澧、石门、安乡等县财主家做长工,倍受剥削。大革命时期,他参加了当地农民协会儿童团,经受了革命的洗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跟随贺龙将军在澧县、津市辗转活动40余天,充分了解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渴望共产党早日解放全国的工农大众。抗日战争时期,他被日军抓过夫,目睹了日寇的侵华罪行,加深了对侵略者的痛恨。解放战争时期,他多次被国民党反动派抓壮丁,深刻地认识到了国民党政府的黑暗与腐败。直到新中国成立时,他家依然一贫如洗。

1949年7月,安乡和平解放,他翻身做了主人。在党和政府的鼓励支持下,在科技人员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棉花选种。1950年起,他响应党和政府发展农业生产的号召,在棉花生产上积极实践,对棉花传统种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撒播为点播、改点种为移栽、改劣种为良种、改宽拢为窄幅,并实验大面积治虫。1949年冬至1950年春,他与科技人员一道引进珂字棉种子,分发给松凝垸(今大湖口村、松湖村)的种棉农户种植,且自己种植棉花20亩。为了摸索种棉经验,指导大面积生产,在进行一系列改革的同时,精心种植了2亩实验地。当年,实验地亩平收籽棉160公斤,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的10倍;自种的20亩棉地亩平收籽棉100多公斤,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七八倍;松凝垸凡种珂字棉的农户,每100斤籽棉出皮棉38~40斤,比本地棉高出5~7斤,每担多收入20多元钱。1951年,他种1亩棉花丰产实验地,因久雨造成大面积缺苗,他打破“棉花不填房”的老规矩,采用新法移栽珂字棉补苗,同时示范和发动互助组的农户移栽棉苗取得成功,移栽的棉株结桃数大大超过了直播的棉苗。棉花移栽这一重大技术的突破,改变了自南宋景定五年起700多年来种棉靠直播的传统方法。为此,他向毛泽东主席写信报告,中央办公厅回信鼓励:“唐纯银同志:祝贺你棉花移栽获得成功。希望你继续努力,不断实践,搞好研究,在棉花栽培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新中国建设作出贡献。”此信和中央办公厅的回信在《新湖南报》和《滨湖日报》上全文刊登。当年,其丰产实验地亩产籽棉210公斤,比1950年增长50公斤;所领导的互助组大面积亩产籽棉115公斤,均创历史最高纪录。1958年,他种丰产实验地2.7亩,亩产籽棉306公斤。此后,他率领松湖大队农民改地改垅,在“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上大做文章,棉花单产得到大幅度提高。1972年,他种的实验地亩产皮棉131公斤。1952年冬,常年互助组成立后,他率领12户农民,开始了铲高凸、填低凹的园田化建设。夜以继日,奋战整整一个月,把100多亩零乱、高低不平的棉地,改成了“5亩一小块、10亩一大块、高低相等”的高标准农田,是为全省最早的园田化建设雏形。1956年1月,初级农业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后,唐纯银先后担任松湖高级农业合作社副社长、社长。从1955年冬初级农业合作社开始,他发动社员,按照互助组平整土地的模式,大搞园田化建设。至1957年,松湖高级农业合作社的2000亩土地,全部改成了“5亩一小块、10亩一大块,主沟连围沟、围沟连腰沟、腰沟连垅沟,沟沟相通、雨住沟干”的高标准棉田。松湖高级农业合作社平整土地后大面积种植的棉花,连年丰收。

唐纯银的模范事迹受到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认可,党和政府给予了他很高的荣誉。1950年以后,他先后6次参加国务院召开的棉花生产会议,10次参加国务院在各省、市召开的棉花生产科研会,11次参加全国在江、浙等省、市召开的棉花生产会议,1次参加全国科学大会,1次赴京参加国庆观礼。获得国家级、省级奖章13枚,其中金质奖章3枚;获中南区、省、地、县锦旗20多面。1950年被评为湖南省甲等劳动模范。1951年11月,他参加湖南省第一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湖南省特等劳动模范。1958年12月,他到北京参加了全国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从1951年起,他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华国锋等的接见。省委领导张平化、李瑞山、黎原、卜占亚、毛致用等先后到卫星队(他所在的棉花栽培试验地,今松湖村)视察。20世纪70年代,来卫星队参观学习的各级主要领导、植棉专家络绎不绝。他还抽出大量的时间到全国许多棉花种植区传经送宝、现场指导和巡回检查,推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棉花生产。1972年3月27日,《湖南日报》以《银花飞跃》为题,头版头条大篇幅介绍其科学种棉的先进事迹。1973年2月,《湖南日报》出版发行《为革命科学种棉——全国植棉模范唐纯银经验介绍》的小册子12万册。长时间内,他所在的卫星队成为全国植棉的样板,他成为中国农民中的楷模。1978年,他再次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1979年,他61岁,已到退休年龄,但他仍在棉花实验地摸索。1986年,他已68岁,这才离开棉花实验地。1990年6月,他72岁,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但仍然没有歇下来,每年都与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下乡巡回检查,督促棉花生产,讲授棉花丰产技术。1997年,他已80岁高龄,还和徒弟钱本孝一道种植2亩实验地,共同攻关,亩产皮棉突破了150公斤大关。(www.xing528.com)

从1950年11月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到1992年湖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唐纯银任省、市、县人大代表40多年。1976—1986年,他任县人大常委会委员,任期内根据群众呼声提出代表建议案30余份,一些重要议案得到采纳。1988年1月20日,他以安乡县省人大代表小组的名义提出《关于要求资助建造我县城关、大湖口、夹夹三座公路桥的议案》,提交省人大常委会,得到省有关部门的重视。1991年4月18日,安乡大鲸港大桥动工,1994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1994年11月8日,澧水石龟山大桥动工,1998年建成通车。此后,陆家渡大桥、丁家渡大桥加宽改造,大湖口大桥兴建,彻底改变了安乡交通不便的历史。为工作和他人,他从不吝啬。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他节衣缩食,向国家捐献钱物;三年困难时期,他将自己节省下来的钱、粮全部借给困难干部和群众,且大多数未收回;1966年,石门县遭受旱灾,他带头拿出粮食支援灾区,但对家人或亲友,却从不利用自己的名望予以照顾。在工作中,他培养或共过事的一些干部,大都担任了县级主要领导职务,而其两子一女、侄儿侄女8个,无一人因此被照顾性地安排工作。他一直住在原县种子公司的两室一厅50平方米左右的集体宿舍,宿舍多年未维修,生活用品也十分简陋。他从不向领导要求解决困难,自得其乐地过着清贫安逸的生活。有人问他:你当了一世的模范,住的房子就这么一点点大呀!他平和地说:比起过去的牯牛棚,我已心满意足了!

唐纯银也受到过很多挫折和打击,但他从不灰心,从不悲观失望。他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荣誉尊崇面前保持平和的风度,在利益得失面前保持无私的风度,在打击挫折面前保持从容的风度,在恩怨纠葛面前保持宽容的风度,在生死享受面前保持忘我的风度,树立了一个劳动模范、人大代表、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2002年1月30日,唐纯银病逝。

(作者单位:安乡县党史研究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