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康菊英的不凡成长之路:从童养媳到全国劳模

康菊英的不凡成长之路:从童养媳到全国劳模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康菊英,是一位从童养媳成长起来的全国劳动模范,她的一生是一部感人的无私奉献史。次年9月,康菊英因抗灾度荒表现突出,被选为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全组共有水田107亩,男女劳动力16人,牛5头,犁12架。9月,她又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作为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受邀到北京怀仁堂接受毛主席的宴请,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第三届国庆节观礼。康菊英再次当选为社长。

康菊英的不凡成长之路:从童养媳到全国劳模

◇熊仲荣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更加不能忘记为新中国的创立和建设流血流汗、作出贡献的革命先烈、劳动模范。康菊英,是一位从童养媳成长起来的全国劳动模范,她的一生是一部感人的无私奉献史。

康菊英,1922年4月出生在衡山县横岳乡(今店门镇)祝融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5岁时父亲军阀抓去当挑夫,一年后在贫病交加中死去;7岁时唯一的哥哥和两个妹妹相继夭亡;8岁时妈妈改嫁,她到舅父家当童养媳。婆家7口人,租佃地主8亩多田,向地主交完租后,余下的粮食根本不够吃,全靠她和丈夫上山砍柴或打零工补贴,勉强糊口。有一年大旱,婆家炊烟全断,他们只得以草根、树皮、仙粉泥填肚。后来,母亲饿死,婆婆病亡,丈夫被国民党抓去当兵。菊英便和男人们一样下地干活……她虽是劳动的好把式,能吃苦耐劳,却只能与饥饿为伴。

1949年10月,衡山县得到解放。中旬,中共衡山县委工作组来到她家,教她识字,向她讲解革命道理。她的思想和性格都变了;她不再沉默,不再怯懦;她走上讲台控诉自己的血泪史。次年9月,康菊英因抗灾度荒表现突出,被选为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出席了全国第一届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1951年4月,康菊英找来4户邻居,建起了衡山县第一个农业生产临时变工组,翻开了衡山县互助合作历史的第一页。1952年春,康菊英带头发动6户贫农和4户中农组成衡山县第一个常年农业生产互助组,她任组长。全组共有水田107亩,男女劳动力16人,牛5头,犁12架。组里实行“土地私有,个体经营;长年互助,统一排工;耕牛农具,按价评分;死分活记,年底结清”的一套办法。秋收以后,互助组平均亩产531斤,比单干时增产4成。这就吸引了其他个体户,他们纷纷要求成立互助组。1952年秋,康菊英互助组被评为省特等模范互助组,她本人被评为省特等劳模。9月,她又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作为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受邀到北京怀仁堂接受毛主席的宴请,并于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第三届国庆节观礼。

1953年1月,康菊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经过艰苦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于1953年3月8日建起了全省第一个农业社——康菊英农业生产合作社。当时《湖南日报》还发表了《祝贺衡山县第一社的诞生》一文。这年全社117亩水田,比互助组时多收7500斤粮食,比当时全乡最好的互助组产量高9%,比最好的单干户高28%,每个劳动力分稻谷1800斤。

1954年9月,她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她识字不多,但对农村情况很了解,每次小组讨论,总是积极发言,给本团同志留下了深刻印象。令她终生难忘的是,一次休会时,她和著名电影演员、湖南代表白杨相约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家做客。毛主席留她们吃中饭。饭桌上,主席不停劝菜劝酒:“我家的菜是地道湘味,辣得很,多吃点。1927年,我在衡山考察过,衡山女子闹革命有传统,喝酒也有名,多喝点……”她说起农村情况,主席特别愿意听,不住点头,最后还说:“要多为人民、为广大贫下中农服务!”从北京回来后,她牢记毛主席的教导,更加忘我工作;合作社经费紧张,她把全国人大每年下拨的几十元活动经费全部捐献出来。

1955年春,康菊英农业社进一步扩大,成为全县最大的初级社。这年,她又带头转高级社,以她这个社为基础,吸收邻近的几个初级社,组成衡山县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祝融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康菊英再次当选为社长。(www.xing528.com)

康菊英带头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动人事迹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和鼓励。省委书记周小舟亲临社里视察,指导工作。1956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罗荣桓元帅到社视察,表扬了康菊英,并指出要注意发展多种经营。

1959年,她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五六十年代,她先后11次进京,11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春风荡漾在神州大地时,年过花甲的康菊英被选为省政协委员。她已临近晚年,积劳成疾,生活很艰苦,但严于律己,没有向党和政府提出过任何要求。1993年春节前后,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多次来看望她,并提出合影留念。翻遍所有家什,竟然找不到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临出门,主任实在过意不去,掏出50元钱说:“来时没买什么东西,请收下我一点小小心意。”她双手颤抖:“谢谢刘主任。”却又把钱悄悄塞在随行的年轻秘书衣袋里。

1994年1月,她肺气肿复发,生命垂危。弥留之际,72岁的康菊英再三交代儿子:“在我死后,千万不要向党和政府伸手,千万不要铺张浪费……”人们在清理遗物时,没有发现一件值钱的东西。平日里她最珍惜的那个红布包里,放着2张全国人大代表证和一张红色的党费证,里面夹着56元现金,作为她最后一次的党费。

康菊英的初心或许就是为乡亲们谋幸福,只讲奉献,不思索取,这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劳动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风范与胸襟。

(作者单位:衡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