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获得成功后,当时中共零陵地委领导高瞻远瞩,深刻认识到推广杂交水稻的重大意义。为了加速杂交水稻的推广速度,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速制种,而永州的气候条件一年只能生产一季,所以根据上级的安排,连续三年组织大批技术干部和农民技术员南下加速繁殖制种。1975年春,地区农业局派陈论南同志带领18人,赴湛江良丰村参加省杂优培训班,繁殖“二九南1号A”不育系,零陵地区小组亩产52公斤,创全省最高纪录。1975年7月,零陵地委派地区农业局副局长吉坤带队,组织295人赴南宁邕宁县秋繁不育系579.5亩,秋制238.71亩,获繁殖制种双丰收。1976年1月,又由吉坤带队,组织农技干部和农民技术员523人,赴广东廉江县繁殖“二九南1号A”不育系1394亩,收亲本种子29705.5公斤,除自给外,还支援省杂优办一些种子。
在南繁制种的同时,1976年地区农业局局长刘文贵组织各县开展杂交水稻办点示范,试验示范面积99689亩,其中作中稻栽培3349亩,亩产399公斤,比常规中稻亩增102公斤,增产34.3%;作晚稻栽培96349亩,亩产284公斤,比常规晚稻亩增145公斤,增产1倍多。较大面积试验示范成功,使广大干部群众对推广杂交水稻的信心大增。10月,国家农业部、中共湖南省委在衡阳地区召开杂交水稻生产现场会,中共零陵地委组织发动地、县、区、社各级干部到衡阳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解放了思想。10月底,地、县成立了杂优办公室,并果断决策,地、县组建南繁指挥部。零陵地区由张育文任指挥长,吉坤任副指挥长,各县派一名副县长带队,兼县南繁制种队指挥长,县农业局局长任副指挥长。全区共组织3300多人的南繁制种队伍,有地、县、社三级领导,农技干部、农民技术员。当时全国与湖南省各地去海南制种人员很多,湛江、南宁一时火车、轮船、飞机、汽车拥挤不堪。零陵地区南繁制种大军实行军事化管理,强调学习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精神,做到纪律严明,不准随便离开队伍,不准上下车船拥挤,不准吵架骂人,不准讲下流话,要讲礼貌,讲文明,到制种基地要团结尊重当地干部、群众,尊重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不准个人单独外出,不拿当地农民一针一线。
对这次南繁制种,地、县委高度重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租用当地田制种,每亩水田赔偿稻谷400公斤(系折价付款)。制种队员自带行礼、亲本种子。所需化肥及生活物资如大米、面条、粉丝、茶油、腊肉、米酒等都由家乡运去,供销、粮食、卫生、财贸、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从组织力量到后勤保障,都充分体现了地、县委对制种工作的高度重视。
南繁制种指挥部对南繁制种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要求广大制种队员深刻认识推广杂交水稻的重大意义,从实现党的宗旨,促进国家富裕,改善人民生活,密切党群关系的高度出发,认真抓好这次南繁制种工作。南繁制种指挥长张育文同志,是一位南下老干部,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曾与广大群众饱受饥饿之苦,他脚踩泥土,胸怀天下,常思解决人民温饱之忧。这次南繁制种,他激动万分,对推广杂交稻,打好粮食生产翻身仗充满信心。他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与队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副指挥长吉坤,经过广西南宁、广东廉江两次带队南繁制种,虽没学农,但通过边实践边学习,对制种技术已非常熟悉。他既当指挥员,又当农技员,在每个关键时段,组织队员学技术、搞样板示范,掌握要领,让每个队员都学到制种技术,为全区培训了一大批技术骨干。(www.xing528.com)
通过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充分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广大制种人员不怕苦、不怕累,平均每个人负责3亩多的制种田。除制种田的犁耙工夫由当地农民负责外,播种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施肥、灌水、治虫等都由制种队员负担。海南的气候条件好,但生产落后,耕作粗放,制种田泥土瘦,有机肥严重缺乏,指挥部发动队员捡野粪、大烧火土灰、修建厕所、自储大小便、挑塘泥、收垃圾肥,有效地解决肥料不足的困难。当地鼠多、蛇多、螃蟹多、蚂蟥多,为防止这“四害”,在浸种育秧、抽穗灌浆结实阶段,队员们日夜轮班守护,尽量减少损失。天干时,加强防旱,日夜看水,科学灌水。没有新鲜蔬菜吃,就发动队员种菜。部分队种的辣椒、茄子都自给有余。
科学制种是实现优质高产的关键,指挥部成立科技攻关组。吉坤同志亲自负责,指挥制种工作,在制种过程中,对父母本播差期、父母本的插秧规格与行比、肥料的使用标准与方法、预测调节花期花时等关键环节,由科技攻关组反复认真研究,制定方案,保证每个环节质量要求的落实。这次制种,在技术上推广适时适量喷施“九二〇”,解决了不育系包颈问题,促使穗粒外露,提高了异交结实率,使杂交水稻制种做到不割叶、不摘叶、不剥苞,节省大量用工,又显著提高了制种产量。全区9952亩制种,平均亩产77.25公斤,居全国首位。原零陵县3014.74亩制种,亩产103.12公斤,居全国之冠。该县水字桥公社制种56.7亩,亩产150.3公斤,震惊全国。这次南繁制种,其规模和成效,在永州农业技术推广史上前所未有。
1977年1月,零陵地区革委会批发了《关于杂交水稻生产情况及意见》,提出“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办点示范、搞好样板、培训骨干、普及技术、建立基地、抓好制种”等措施。2月,在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期间,地委副书记杨兆元邀请袁隆平、何光文(时任省农科院院长)、贺湘楚(时任水稻研究所所长)向参加会议的地、县、区、社书记介绍杂交水稻生产基本知识和栽培技术。3月,地区农业局编印了《杂交水稻生产学习资料》发至各县社、队。6月,中共零陵地委在零陵县富家桥区召开杂交晚稻育秧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主管农业的副书记、农业局局长,会议决定将杂交稻种按省规定价的50%优惠供给生产队,强调坚持发动群众,抓好技术培训,层层办点示范,坚持稀播匀播,培育分蘖壮秧。是年全区种植杂交水稻154.36万亩,其中杂交中稻17.86万亩,亩产371.5公斤,比常规中稻亩增69.5公斤,增产23.4%;杂交晚稻136.5万亩,占晚稻总面积的54.8%,亩产260.5公斤,比常规晚稻亩增113.5公斤,增产77.2%;晚稻总产523945吨,比上年增产194895吨,增产59.2%。零陵县种植杂交晚稻33.86万亩,占晚稻总面积的60%,平均亩产262公斤,较1976年常规晚稻亩增1.12倍。全县粮食总产比上年增产1亿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