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超早稻成为可能:常规稻改杂交稻的实践

超早稻成为可能:常规稻改杂交稻的实践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5年7月9日,地委发出《关于开展晚稻超早稻群众运动的指示》,要求端正思想路线,抓好关键措施,大搞晚稻丰产试验田,全面实现晚稻超早稻。三是发挥杂交水稻增产优势,实现晚稻超早稻。当年晚稻单产由1977年的209公斤增加到1980年的263公斤,1983年达到358.5公斤,比当年早稻亩增7.5公斤,实现了晚稻单产、总产超早稻,全年水稻总产超历史最高水平。

超早稻成为可能:常规稻改杂交稻的实践

1975年7月9日,地委发出《关于开展晚稻超早稻群众运动的指示》,要求端正思想路线,抓好关键措施,大搞晚稻丰产试验田,全面实现晚稻超早稻。当年,袁隆平亲自给省委常委兼零陵地委副书记邓有志南优2号组合2公斤种子,安排在零陵地区农科所作中稻栽培154亩,获得亩产579.5公斤的高产。新田县良种场试种杂交晚稻40亩,亩产400多公斤。此后,境内着力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抓杂交水稻繁制种。推广杂交稻,种子是关键,而杂交水稻制种必须经过1年繁殖,2年制种,第3年才能用于大田生产。为了加速推广杂交水稻,全区组织到海南和广西多次冬繁冬制。1975年春,地区农业局组织部分科技人员到湛江良丰村参加全省制种技术培训班,零陵地区学习班繁殖二九南1号不育系,获得亩产52公斤,创全省最高纪录。是年7月,由地区农业局副局长吉坤带队,组织农技人员和农民技术员295人,赴南宁邕宁县秋繁不育系579.5亩,秋制22571亩,获繁殖制种双丰收。1976年1月,又由吉坤带队,组织制种队伍523人,赴广东廉江县繁殖二九南1号不育系1394亩,收种子29705.5公斤,全区自给有余。这年10月,地委组织3300多人的南繁制种大军,由张育文、吉坤带队,赴海南乐东县租用制种田9952亩,产种76.9万公斤,亩平77.25公斤,名列全国各地在海南制种量的首位。零陵县制种3014.74亩,亩产103公斤,该县水字桥公社制种56.7亩,亩产150.3公斤。1975—1976年,全区先后四次组织南繁制种,有4600多人参加,边学习,边实践,边培训,为大面积发展杂交水稻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

二是抓杂交水稻的试种、示范和推广。1976年是境内大面积试种、示范的第一年,地委要求各级领导带头种好示范样板田,依靠四级农科网,广泛开展种杂交晚稻高产试验田活动。是年作中稻栽培的3349亩,亩产399公斤,比常规中稻亩增102公斤,增产34.3%;作晚稻栽培的96349亩,亩产284公斤,比常规晚稻亩增145.5公斤,增产1倍。同年10月,国家农业部、湖南省委在衡阳召开全国杂交水稻生产现场会。会后零陵地委认真贯彻执行省委提出的“要以最大的干劲,最快的速度,发展杂交水稻”的指示,组织大批基层干部到衡阳参观学习,激发广大干群对扩种杂交稻的信心和热情。1977年,境内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全境种植杂交水稻154.36万亩,其中作中稻栽培17.86万亩,亩产371.5公斤,比常规中稻亩增69.5公斤,增产23.4%;作晚稻栽培136.5万亩,占晚稻面积54.8%,亩产260.5公斤,比常规晚稻亩增113.5公斤,增产72.5%。(www.xing528.com)

三是发挥杂交水稻增产优势,实现晚稻超早稻。1978年开展杂交晚稻高产大会战、大协作,采取调整杂交组合,以威优6号当家,坚持合理密植,走穗粒兼顾夺高产的路子。当年晚稻单产由1977年的209公斤增加到1980年的263公斤,1983年达到358.5公斤,比当年早稻亩增7.5公斤,实现了晚稻单产、总产超早稻,全年水稻总产超历史最高水平。1976年至1983年,全境共推广杂交晚稻1360万亩,共增产粮食646275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