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后,各国营农场对堤垸进行大规模整修。20世纪60年代起,着手完善垸内渠道体系,同时加高培厚原有堤防;70年代大堤建设用土石量277万立方米,培修垸内渍堤186公里,合计土石量318万立方米。共兴修大中型水渠339条,长832公里;兴建大小涵闸401处,涵管2563处,合计土石方1617万立方米。
20世纪60年代起,五大农场大力铺开了规格化的园田建设,平整土地20万亩。大通湖农场从70年代起,便在场域范围内每隔900米开一条主横干渠,1500米开一条主纵干渠,又按每块旱土20亩、水田5亩的规格,全面平整土地。又每隔280米修一条田间运输大道,至1978年完成整体工程。到80年代末,全场8.5万亩耕地,即形成8大片、126块,其间,共建大中渠道399条,长832公里,建大小涵闸401处,涵管256处。合计建成渠闸配套、排灌自如的有效农田7万亩,占全场耕地的78.5%。
金盆农场先以5年时间填平12个倒口深塘、107条废沟、410亩低洼湖田,平整25米废堤和500多亩田土。然后将150块高低不平的田土改造成57丘大小划一的厢形水田。到20世纪70年代前期,又按规范化水田的标准,对杂草丛生的低洼湖田加以平整,至1985年,全场累计平整土地3.5万亩,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1万亩,占全部耕地的55%。(www.xing528.com)
千山红农场共修条田斗渠389条,建成规格农田200余厢,每厢宽50米,长100或200米。还沿主渠道新建砂石车路180多公里;路旁植物80万株,使有效灌溉面积占到总耕地的96.9%。
在农业机械化建设方面,五大农场更是走在前列。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1951年,大通湖农场首先调入福特式拖拉机8台,农场第一个机耕队自此诞生。随后,各农场均相继建起了机耕站和机耕队。20世纪60年代起,兴建电力排灌站,80%的农田实现电力机械排灌。70年代,中小型农业机械迅速发展,动力打稻机、机耕船及水田耕整机,逐步取代拖拉机下田作业。80年代末,五大农场累计建成电力排灌机埠106处,装机205台,1.4万千瓦;拥有各种农业机械9975台,总功率11.58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219台,手扶拖拉机808台,机耕船261台,各种配套农机具3958台。仅据大通湖农场统计,万亩耕地拥有的农业机械达到2724马力、拖拉机79标准台。农田的机耕面积,最多的1973年达到总面积的91.6%。农业实行分散承包后,链轨车水田作业面积减少,至1987年,全场机械翻耕面积只维持63.6%,其中机耕(滚)船作业占80%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