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引领合作化运动:全省首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引领合作化运动:全省首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54年2月18日,湖南省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南县安福高级农业合作社宣告成立,拉开了全地区乃至全省高级农业合作社运动的序幕。1954年8月,南县乃至整个洞庭湖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安福高级农业合作社全体社员,团结一心,奋力抗灾自救,顺利渡过难关。安福高级农业合作社由此声名远播。

引领合作化运动:全省首个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

土地改革一结束,部分昔日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获得梦寐以求的耕地以后,由于家境贫困,耕牛农具等农业生产资料严重不足,有的农户人口多但劳力少,看着新分得的土地力不从心,十分着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益阳地委、行署及时作出决定,在第一批土改结束的区乡,领导农民组织起来,通过自愿互利、互通有无、互助济困的帮工、兑工、人畜换工等形式,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1年12月,南县二区岁丰乡农民、省劳动模范田启发,率先与7户农民组成常年互助组——田启发互助组,成为益阳地区最早的互助组。这个互助组人员固定、常年不散,生产发展,粮食丰收,成为全县乃至全地区的先进典型。在其引领感召下,涌现了一大批依靠互助力量,增产增收的互助组。互助合作成为全区农民土改以后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方式,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农户缺资金、缺劳力、缺耕牛、缺技术等现实问题,但仍然存在互助难互利,互助难为继的问题。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如冬天的暖阳照耀益阳大地。当月,段德昌故里的南县农民敢为人先,在常年互助组中组建了6个初级社,获斯大林文学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的作者周立波故乡——益阳县,也迅速试办了火田、松柏、烈公桥、石岭村4个初级社。尽管在建立初级社的过程中,出现过急躁冒进,工作粗放等现象,但全区初级合作社整体健康发展,到1956年底,初级社发展到4296个,入社农民占总农户的62.3%,基本实现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化,并有部分社升级成为高级社。

1954年2月18日,湖南省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南县安福高级农业合作社宣告成立,拉开了全地区乃至全省高级农业合作社运动的序幕。这是当年1月在协安乡89户402人刚被统一安排到大通湖畔的窑堡开荒立业的一张白纸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89户农户全部申请入社。1954年8月,南县乃至整个洞庭湖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安福高级农业合作社全体社员,团结一心,奋力抗灾自救,顺利渡过难关。周围的单干户纷纷要求入社,当年底安福高级农业合作社迅速扩大到436户2000多人,拥有水田2400亩,旱土2700亩。该社及时实行“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计划、统一种植作物、统一收支、统一分配)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土地、耕牛、农具固定到生产队,合作社对生产队实行“定产、定工、定成本,超产奖、减产赔”的“三定一奖赔”的生产责任制。由于管理科学,及时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多种经营,合作社取得了1955年至1957年连续3年大丰收的成绩,社员们都能吃饱穿暖,喜笑颜开,幸福美满。安福高级农业合作社由此声名远播。1957年2月19日,社长刘行政赴北京参加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同年12月6日又参加了湖南省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会议,安福高级农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南甲等模范社。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到1957年春末,全区共建成高级社2959个,入社农户533195户,占农户总数的96.2%。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了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