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地区电排歼灭战指挥部以中小电排建设为重点予以强力推进,各地电排建设如火如荼。首批规划的10处中型电排(总装机13840千瓦/82台)由岳阳地区指挥部统一调度指挥,各地指挥部都立下军令状,地区水电局派技术干部到工程现场跟班建设,举全地区之力,每一年拿下2~3处最急需的电排站。如1963年,建成钱粮湖农场层山电排(装机1240千瓦/8台)、华容县南岳庙电排(装机1705千瓦/11台)、湘阴县黄口潭机埠(装机1080千瓦/6台);1964年建成钱粮湖农场西门闸电排(装机1085千瓦/7台)、华容县麻浬泗电排(装机1525千瓦/10台);1965年建成华容县北景港电排(装机1725千瓦/9台);1966年建成华容县三汊河电排(装机1085千瓦/7台)、建新农场黄安湖电排(装机1455千瓦/8台);1967年建成屈原农场青港电排(装机1625千瓦/8台)、建新农场三津渠电排(装机1315千瓦/8台)。
电排歼灭战中小型电排机埠(每处装机1至4台套)建设的主战场湘阴县、华容县,均成立了电排歼灭战指挥部,各堤垸成立了分指挥部,每个堤垸均有几处电排建设。他们的口号是“不愿苦熬,宁愿苦干”“要想吃饱饭,快把电排建设好”。
湘阴县各堤垸新建小型机埠23处,总装机5955千瓦/47台。各堤垸干群团结一心,筹资筹劳开展工程建设,工程刚开始,就集资25%,并且砂卵石等建材基本上都是发动群众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解决。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1964年第一批王家坝等4处机埠在正月初一动工兴建,当时气温低、春汛早,正月十三外河水位涨到30.85米,泵池翻砂鼓水,十分危急,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湘阴县委书记杜建华、指挥长许建春驻守在王家坝工地,与工程技术人员、民工一道,抬运扎好底板钢筋,抢浇混凝土,通宵夜战,不但保证了工程顺利推进,而且极大鼓舞了士气,广大干群干劲十足,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1964年完成腰港、郭家湖、东港、民乐闸、白马寺、吉祥寺、酬塘山、老闸口、王家坝、刘家坝等10处机埠的设计、施工和安装任务,架设10千伏线路115.8公里,改善排灌面积11万亩。(www.xing528.com)
华容县立足县情实际,大力发扬自力更生、自觉奉献的精神开展电排歼灭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党员干部,哪里的工程就搞得又快又好。隆西电排在建时,动员劳动力300多名,发动船只200多条,到洞庭湖舵杆山采石2800多方,仅开支2.3万元,节省资金17.3万元。建设万庾排灌站时,县指挥部组织400多名劳力在牛卷山开采石料2000多方,在马涧大队共挖洗砂子1200多方,花小钱办了大事。华容县梅田公社女社员孙金莲坚守工地,几次推迟婚期,提出不完成电排建设任务不结婚。操军公社薄圻大队突击陈宗湖一段干渠时,要在近2米深的淤泥上修筑4米高的渠堤,该渠堤白天担、晚上垮,他们在党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不向困难低头,经过日日夜夜的苦战,终于战胜4次小塌方、3次大塌方,完成了400米渠堤的修筑任务。华容县工程队在架设古易、南张线路时,时间紧、困难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创造日立杆45基的成绩,提高工效2倍。电排歼灭战中,华容县各堤垸为保国家粮、棉、油生产基地,结合田园化建设,新建小型电排19处,总装机5430千瓦/42台。建设力度最大的1965年,一年之内除完成北景港中型电排建设外,先后完成了南岳庙老三台电排、花兰窖小电排、罗家嘴电排、万庾电排、鱼口电排、牛卷山电排、注北电排、血湖沟电排、潘南电排等9处,总装机2880千瓦/42台套电排建设,使全县湖区堤垸发生了改天换地的巨大变化,极大鼓舞了农民大干农业的热情。
临湘县群策群力推进电排建设,1964年5月以前,临湘县供电公司架线队仅仅是一个外线组,只有5个工人,其中学徒有3人,只能搭建一般的木杆线路。为扎实推进电排歼灭战,临湘县委从各单位抽调19人成立线路队,技术比较熟练的工人也只有2人,而他们要承担陆城至源潭20.5公里35千伏线路架设任务。这条线路湖汊多,交通不便,困难多,他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解放思想,仅用了20多天时间就胜利完成了任务。在电排歼灭战中,临湘县总投入508万元,除国家投资170万元外,自筹资金达383万元,占比75.4%;真正是靠自己的施工队伍,从1964年至1967年,新建35千伏线路20.5公里,排灌站25处,总装机8872千瓦/44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