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湘潭县围堰筑堤的治水探索

湘潭县围堰筑堤的治水探索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湘潭县第一次掀起围堰筑河堤、修水库的高潮,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响了治水、治山的战斗。争光渠、团结渠成为首批样板水利工程。当时,缺木材、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架设桥梁困难大。留田、古城乡也是大搞水利建设的典型。修好河堤后,仍遭渍水危害。紧接着,公社党委组织根治水患。

湘潭县围堰筑堤的治水探索

湘潭县境内有湘涓涟靳4条江河流经,百万余亩农田常年遭受洪涝、旱灾,农作物产量低,人民生活比较贫苦。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湘潭县第一次掀起围堰筑河堤、修水库的高潮,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打响了治水、治山的战斗。1960年起,全县把修建高水高排的撇洪渠作为治理渍水田的主要途径,以老河溪水系为基础,裁湾截舟,减少占田,并填老河,新辟农田。

1970年,县委副书记刘夫生深入响塘区和平乡办点,发动和平、响水等公社群众奋战一冬春,移山运土石,修起了高程41米,长5.5公里的争光渠,控制集雨面积29平方公里,使和平堤内1万余亩农田免遭洪涝灾害。泉塘子、塔岭、姜畲公社群众一齐出动,修建从合作坝至杨家港长6.5公里的团结渠,控制集雨面积41.72平方公里,使姜畲堤内2万亩农田实现旱涝保收。争光渠、团结渠成为首批样板水利工程

1970年春夏,湘江洪水13次倒灌进马家堰、茶恩寺公社,人民奋起抗灾。中路铺区委提出沿山开渠,拦截山洪,根治水患的方案。1971年冬至1972年春,全区出动劳动力在湘衡堤内兴建高程53.3米的向阳渠。同时,在寺门前堤内改造潭口港水系,兴建控制集雨面积156.87平方公里的朝阳渠,使垸内2.2万亩农田免遭洪涝灾害,兼灌农田8000亩。

朝阳渠必经的凤形山,是两个又高又陡的山头,下面全是鸡冠石、炭页岩。马家堰公社堰湖、湖田等5个大队民工响亮提出“用老愚公的劲头挖开千层石,用张思德的扁担挑走凤形山”。他们凭着那一双双铁手,用钢钎一钎一钎地撬,用铁锤一锤一锤地打,用十字镐一镐一镐地挖。工地上红旗招展,喇叭声、号子声此起彼伏。永安大队年近50岁的党员马仲春每天挖石方十一二立方米,是闻名全区的“开山机”。他们劈开大小山头21座,填平池塘洼地70处,完成土石方430万立方米。

当时,缺木材、钢筋、水泥建筑材料,架设桥梁困难大。中路铺公社双江大队要在响水支渠建高7米、宽4.5米、跨度18米,能驶拖拉机的石拱桥。没有木材扎架,便通过开“诸葛亮会”,一个上午挑土3000立方米,筑起高7米多的土拱,连夜把石拱桥建起来。朝阳渠、向阳渠共有石拱桥51座,涵洞91处,水闸11处,除泄洪闸用了部分木材、钢筋、水泥外,均是用土法建造的。《湖南日报》载以整版文章《紫荆山下人造河》,报道了这一奇迹。

1972年秋至1973年春,易俗河区组织3万劳动力,投工420万个,改造紫荆河,兴建向东渠,移动土方346万立方米,石方34.5万立方米。全渠由总干渠和5条支渠组成,总长26.25公里,渠道出口底宽60米,为全县撇洪渠宽度之最。出口闸分6孔,每孔宽7米,使湾东港垸内7500亩农田免遭洪涝灾害,兼灌农田8200亩。

建向东渠时,天多雨雪,常常是上齐劳动力,便下大雨雪。民工顶风冒雨雪,脚踏泥泞,坚持不懈地苦战。最难的是乱石滩工程,要在乱石滩紫荆河上建宽50余米、长350米的大堤。堵住老河后,很难排干渍水,清除污泥、石渣。区委书记莫凤雏,区领导小组副组长王良干坚守工地,研究对策,上下齐心协力,终于修成河上渠道。但1973年春季试水时,渠道塌陷长80米。困难吓不倒指挥部成员和上马、麦子石民工,他们艰难地清除陷石,重新砌起2孔宽6米、高10米的渠下涵,再筑牢渠堤,终于顺利通水。鹅塘也是一处困难工程。渠道要从山坳经过,切方深达百五六十米,多是牛肝石。郭家桥、上马等民工用二齿锄挖,用钢钎撬,卸土爬三四百米陡坡,硬是用愚公移山精神建起人造河。金霞山料石工地活跃着从全公社女青年中挑选出的150多名料石工。她们挥舞铁锤,锤碎石,凿料石,个个手上打起血泡,磨起老茧,共凿石10余万立方米,都成为黝黑的铁姑娘。向东渠修通后,昔日的渍米桶,如今成为米粮仓。(www.xing528.com)

1975—1976年,石潭区出动3万余劳动力,根治黄草港,投工304万个,移动土石360多万立方米,修成全长13公里的列雁金河。该河控制集雨面积154.7平方公里,使同福、正福垸内7000亩农田免遭洪涝灾害,与韶山灌区配套,灌溉列家桥、雁坪、荆州3个公社2万亩农田。渠道还成为沟通3个公社的公路。杨柳湖地段历来有48口井之说,渗水量大。担负施工的乌石民工,调集60多台抽水机日夜排水,在泥水中作业,终于战胜困难。县党政领导和机关干部到工地挑土运石,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鼓舞了民工斗志。经过艰苦劳动,建成了高标准的撇洪排渍渠。英国、斯里兰卡等10多国客人曾来参观学习

留田、古城乡也是大搞水利建设的典型。

从1970年开始,留田公社党委组织干部、群众奋战两个冬春,修南田水库南北干渠长33.5公里,支渠57.5公里,凿通7个石头隧洞,长1100米,架渡槽3座,把水库与山塘串成网络,灌溉1.8万多亩农田。他们坚持土法上马凿隧洞、架渡槽。隧洞工地负责人、共产党员韩晓泉,身先士卒,总是到隧道点火放炮。下20余米的竖井点火,没有梯子,上下靠一根绳,相当危险,但他毫不畏惧,奋战9个月,完成全部隧洞工程任务。

架渡槽,没有水泥、钢筋,便凿红砂条石,仅刘家湾渡槽就需要1560立方米。130多名民兵跟着64岁的石匠王庆堂上山凿石,双手磨起血泡,擦掉皮,裂成条条血口,都不下阵,奋战2个月完成任务。凿的条石离工地6公里,公社组织三四百辆土车抢运条石,9个月后完成了这一艰难的工程。

古城公社历年是重灾区。1969年连遭5次特大洪灾。10月,公社作出“大干一冬,改造云湖桥”的决定。公社革委会主任王芳琪带头跳进云湖河冰冷的水中,清基挖河。4000多名民工只花40天时间就裁弯拉直了云湖河,筑起长5公里的防洪大堤,护卫古城、古云两大队2000多亩农田。1970年冬,公社党委又组织9000多民工兴建涟水防洪堤。在九龙大队工地上,战斗着“十老愚公”,其中最大的87岁,最小的64岁。仅70天时间,长20公里的涟水防洪大堤就基本修成,接着又修好水闸等建筑物38处。修好河堤后,仍遭渍水危害。紧接着,公社党委组织根治水患。这年9月,公社党委发出“立下愚公志,大干一冬春,修好向韶排洪渠”的号召。人心齐,泰山移,经过一个冬春修成了向韶渠。15公里长的大型排灌渠,15公里长的支渠先后建成,210处建筑物纷纷落成,连着万亩农田形成排灌网,为开展田园化建设打下基础。《湖南日报》以《奋战三年,古城大变》报道了古城人民根治水患的事迹。

全县人民顽强奋斗,至1978年,改造老河溪、修建撇洪渠40条,建成中型水库上石坝水库,大大改变了农田水利条件,为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