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振兴农业之路

推广优质水稻品种:振兴农业之路

更新时间:2025-01-0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杂交水稻中心和省农科院就在长沙县门口,近水楼台先得月,推广水稻优良品种,长沙县一直走在全省前列。时任中南局书记的陶铸亲自从广州带来几斤珍珠矮早稻良种,送给张平化作示范。张书记即把这一宝贝亲手交给一同办点的省农科院农艺师万民选精心培育,由点及面,珍珠矮早稻矮秆良种很快在长沙县推广。1978年不仅杂交晚稻得到进一步推广,杂交早稻也开始试种示范。

粮食作物的增产潜力是种子决定的。杂交水稻的育成,开启了水稻育种的新纪元。中国杂交水稻中心和省农科院就在长沙县门口,近水楼台先得月,推广水稻优良品种,长沙县一直走在全省前列。

1.提倡良种选育。在还没出现新的良种时,政府就号召农民在现有的粒谷品种中择优进行丘选、块选、桶选和穗选(用人工一穗一穗地选留种子)。后来水稻良种不断引进,如中稻中继续推广胜利籼、万粒籼,早稻中推广南特号、莲塘早、江南1224,晚稻推广红米冬粘、白米冬粘、老黄谷等。那时为了推进良种选育,农村到处是“买猪崽,看猪娘,选好种,多打粮”的口号标语。

2.推进高秆品种改矮秆品种。这在长沙县有两件广为人传的事。一是1965年,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在春华山办点示范,搞“800斤大会战”。时任中南局书记的陶铸亲自从广州带来几斤珍珠矮早稻良种,送给张平化作示范。张书记即把这一宝贝亲手交给一同办点的省农科院农艺师万民选精心培育,由点及面,珍珠矮早稻矮秆良种很快在长沙县推广。二是1965年,长沙县县长李满成亲自带队,到当时属长沙县域的靖港公社潘溪大队试种示范矮粳晚稻品种农垦58,靖港示范成功,推动了全县晚稻矮秆品种的推广种植。早稻矮秆品种中长沙县还推广了矮脚南特、湘矮早4号、广陆矮4号等。这样全县早稻、晚稻都有了矮秆良种,全县粮食因此连年获得丰收。

3.杂交水稻的推广,全县粮食因此获得大丰收。1974年,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首的团队在三系杂交稻上获得成功,并在海南岛制出了少量F1代种子。长沙县大鱼塘农科站抢得先机,是年夏从省农科院获得珍贵的2斤南优二号杂交晚稻种并开始试种。试种率先在长沙县获得成功,从此一发不可收。1975年,县农科所和大鱼塘公社共种杂交晚稻21亩,单产351公斤,比同季常规晚稻212公斤,增产139公斤。为获得更多杂交稻种子,县里组织1310人先后两次赴海南岛,一次赴广西南宁制种3100亩,三次赴湛江繁殖不育系1600亩。1977年,全县杂交晚稻达32.25万亩,占晚稻面积的51%。1978年不仅杂交晚稻得到进一步推广,杂交早稻也开始试种示范。这一年,大鱼塘公社农科站双季杂交稻加冬小麦的稻稻麦高产示范丘获得成功,亩产高达3023斤。良好的示范作用,吸引了外国客人,这一丘杂交晚稻收割前,先后有国际水稻研究所,日本、英国等8批外国专家考察团临田参观。(www.xing528.com)

长沙县是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的粮食生产大县,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粮食生产先进县,当然这是后话了。

(作者系长沙县委党史联络组顾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