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长沙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的成功,全县健全的四级农业科学技术推广网络的出色工作功不可没,既发挥了土壤潜能,又挖掘了增产潜力。
1.耕作制度的改革,土地利用率提高。此前,长沙县的耕作制度仍承袭着传统农业时期那一套,主要是一季中稻,一季绿肥;也有少数稻田是一季中稻加秋豆或秋荞,或是一季中稻加冬播春收的油菜。1952年少数地方开始种双季稻,但晚稻是利用早稻的再生稻或是在早稻中套种晚稻,产量不高。1955年农业合作社建立后,开始种连作双季稻,但早晚稻品种均是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后来随着科技进步和经验的积累,开始搭配生育期长的品种,以提高产量。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长沙县各地开始推广稻稻麦、稻稻豆、稻稻油三熟制,但由于管理不善,产量没有上去。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种粮作三熟制的产量才逐步提高。
2.改进耕作技术,确保稳产高产。30年中,长沙县在推进粮作科技进步上除了品种改良和病虫综合防治外,主要抓了这样五项工作:一是改良土壤。在这方面,除了前面已提到的农田整治外,在山丘区大力推进了低产田改造,加深排水沟,降低地下水,搞好三圳一缺口的维护修建,撇除冷浸和黄泥水,做到排灌分家。同时大力推行稻草还田和广种绿肥,不断提高稻田有机质含量。二是合理施肥。大积土杂肥,广沤凼肥,做到有机肥与无机肥并重,氮、磷、钾合理搭配。同时又推广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看苗补施穗肥和壮籽肥。三是科学管水,推广湿润灌溉。这既节约了稻田用水量,又促进了根系生长发达,茎秆挺拔。四是搞好中耕除草。20世纪50年代发明了人力中耕器,推行中耕二次、三次,以促进泥肥融合,根系下扎。五是合理密植。新中国成立前长沙县的水稻移栽是随手插,密度很难保证,所谓“稀禾结大谷,三蔸扮一戽”。20世纪50年代后,水稻移栽推广划行器划格定位,严格控制移栽密度,生育期长的5×6寸,每亩2万丛,生育期短的4×6寸,每亩2.5万丛。(www.xing528.com)
3.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确保粮食丰产丰收。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稻田作物的单一和过度使用化学农药,生态平衡被打破,水稻病虫害不断加重。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农业科技部门提出了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长沙县健全的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在全县迅速推广:人工、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综合运用,做到既除杀病虫,又保护天敌,更保护好生态环境,收到良好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