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质量检验阶段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质量管理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产品质量检验为主体。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还仅仅是对产品质量的检验。通过严格检验保证在每道工序传递过程和最终传到消费者手中时,产品都合格。因此,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检验。当时人们注重改进检测方式,提高检测手段,增加检测次数(甚至全数检测)。变化的核心是检测的主体在逐步发生变化。20世纪之前,工人是产品的生产和检验的主体,即工人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自检,也称之为“操作者的管理”。1918年以前,美国出现了以泰勒的“科学管理”为代表的“管理运动”,强调工长在保证质量方面的作用,在工厂设立了专司检验职能的工长。这是质量检测职能的一次重大转移,真正使质量检验成为独立的管理职能,这个阶段也称之为“工长的质量管理”阶段。到1938年,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生产规模和生产批量的不断扩大,这种质量检验的职能又由工长转移给专职的质量检验人员。这一时期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职的检验部门,并直接由工厂主要领导对质量检验工作负责。这一阶段称之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阶段。单靠检验产品质量只能是事后控制,不合格品已经产生,这对企业是个很大的损失;另外,要进行全数检测,工作量太大,检测费用也太高。正是由于质量检验存在这一系列问题,才使得质量管理进入第二个阶段。
(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末,属于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这是质量管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主要特点是从单纯依靠质量检验事后把关,发展到工序控制,突出了质量预防性控制与事后检验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即事先控制,预防为主,防检结合。此阶段质量管理用数据说话并应用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管理。
20世纪20年代,在生产力的推动下,统计科学得到发展。英国数学家费希尔结合农业试验提出方差分与实验设计等理论,奠定了近代数理统计学基础。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成立休哈特负责的过程控制组和道奇负责的产品控制组。休哈特提出统计过程控制理论并首创监控过程工具控制图,奠定了质量控制理论的基础。道奇与罗米格提出检验理论,构成了质量检验理论的重要内容。但直至1950年,美国专家戴明到日本推广品质管理,才使统计质量控制趋于完善。(www.xing528.com)
统计质量控制在实施中容易忽视质量管理的组织工作,只一味地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析。由于统计质量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不容易被一般人接受,因而限制了这种方法的推广。日本从美国引进此法并进行整理、发展,简化出因果图法、控制图法、散布图法、抽样调查法等,到今天仍在使用这些方法。
(三)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从20世纪60年代最先起源于美国,后来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推行。60年代后期,日本对此又有了新的发展。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活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从而用最经济的手段,生产出用户满意的产品。
基本核心是强调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达到全面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基本特点是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预防和改进为主;从管理结果变为管理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动员、全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使生产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
上述三个阶段的根本区别在于:质量检验阶段是一种防守型的质量管理,主要依靠事后把关,防止不合格品出厂;统计质量控制阶段是一种预防型的质量管理,主要依靠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控制,把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中;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进攻型的质量管理,主要运用现代管理思想,采取系统管理方法,全面解决质量问题,同时还要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