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影响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影响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企业的生产过程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有以下两种典型的形式。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集中着加工同种类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和各种不同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但由于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内部工艺复杂,在产品多变的情况下,适应性较差,难以充分利用机器设备,一旦生产情况改变,很难做出相应的调整。

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空间组织形式及其影响

生产过程就是从准备生产某种产品开始,直到把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必须经过一定的生产过程。企业的生产过程包括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劳动过程是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按预定的步骤和方法,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成为产品的过程。自然过程是劳动对象在自然力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过程,如自然冷却、自然干燥和自然发酵等。

(一)生产过程的构成

生产过程可分为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和生产服务过程,其关系如图3-1所示。

图3-1 生产过程的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生产技术准备过程是指产品投入生产以前所进行的各项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过程。包括产品生产前的产品设计、工艺设计、设备设计与制造、标准化工作及设备布置等内容。

2.基本生产过程

基本生产过程是指通过加工直接把劳动对象变为基本产品的过程。如机械工业企业的铸造、锻造、机械加工和装配,纺织企业的纺纱、织布和印染。基本生产过程在企业整个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他过程都是为实现基本生产过程而服务的。

3.辅助生产过程

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从事的各种辅助性的生产活动的过程。如动力的供应、设备的维修、模具的制造等。

4.生产服务过程

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了保证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正常进行的生产服务活动的过程。如各种材料、工具的供应、保管、运输等。

(二)生产过程的组织要求

合理的生产过程组织,目标是要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行程最短、时间最省、耗费最少、效率最高,能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和经济效益,具体要求如下。

1.连续性

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就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工序在时间上紧密衔接,连续进行,尽量不发生或很少发生中断现象。实现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可以减少库存和在制品数量,缩短产品的提前期,加速资金周转,减少生产成本和其他费用。

2.比例性

生产过程的比例性就是指生产过程各个工艺阶段、各工序之间,在生产能力上和对产品生产的要求保持必要的比例关系。比例性也是实现连续性的基础。

3.均衡性

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就是指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各个工序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产品产量大致相等或均匀递增,使每个工作地的负荷保持稳定,避免出现前紧后松现象,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4.适应性

生产过程的适应性就是指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要灵活,能及时地满足市场变化要求。提高生产过程的适应性是企业管理从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以后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企业对于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越发重要。

(三)生产过程的组织内容

生产过程的组织内容包括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www.xing528.com)

1.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是指企业内部各生产阶段和生产单位的组织和空间布局。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有以下两种典型的形式。

(1)工艺专业化形式。它是按照生产工艺性质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的。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集中着同类型的工艺设备和相同工种的工人,对企业的各种产品进行相同的工艺加工。因此,对产品品种多变的适应性较强,便于比较充分地利用机器设备和劳动力,同时,也便于对工艺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但由于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只能完成一种工艺,不能独立地完成产品(或零部件)的全部或大部分加工工序,每种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序都要逐次通过许多生产单位才能完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运输路线较长,消耗在运输、在制品上的辅助劳动较大,生产过程中的停放时间较长,生产周期也就较长,在制品资金占用也就较多,生产单位之间的生产管理成本核算工作都比较复杂。

(2)对象专业化形式。它是按照产品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的。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集中着加工同种类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和各种不同工种的工人,对同类产品进行不同工艺的加工。这种形式把一种产品的全部或大部分工序都集中到一个生产单位来完成。所以这一类生产单位又称为封闭式生产单位。如发动机车间、齿轮车间、标准件车间。由于相同的劳动对象集中在一起,连续进行许多工序的加工,因此,可以大大缩短生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运输路线,节省辅助劳动的耗费,缩短生产周期,减少在制品占用的流动资金,可以简化生产管理工作和成本核算。但由于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内部工艺复杂,在产品多变的情况下,适应性较差,难以充分利用机器设备,一旦生产情况改变,很难做出相应的调整。

2.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

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各工序之间的移动方式。产品的生产过程必须经历一定的时间,经历的时间越短,越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在时间上应当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保证各个环节在时间上协调一致,实现连续性和有节奏的生产,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资金占用。

以加工零件为例,当一次生产的零件只有一个时,零件只能顺序地经过各道工序,而不可能同时在不同的工序上进行加工。而如果当一次投产的零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工序间就有不同的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在工序间存在着三种移动方式,即:顺序移动、平行移动和平行顺序移动。

(1)顺序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是指一批在制品在上道工序全部加工完,再整批地送到下道工序加工。一般适用于批量较少、工序时间较短的成批在制品生产。其优点是组织工作比较简单,设备没有停工时间;缺点是在制品在工序间有等待加工和运输时间,生产周期长,流动资金周转慢,经济效果差。

图3-2 顺序移动方式

(2)平行移动方式

平行移动方式是指一批在制品在上道工序加工完一个零件以后,立即转入下道工序加工,而无须等待整批加工完后,才向下道工序移动的一种组织生产方式。其优点是生产周期短,由于在制品移动快,流动资金占用也就减少;缺点是当下道工序的加工时间小于上道工序的加工时间时,有停工待料现象,但这种停工时间不好利用,还有运输工作量会因相对频繁而加大。

图3-3 平行移动方式

(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是平行移动方式和顺序移动方式混合的组织生产的方式。采用这种移动方式,当前道工序加工时间小于或等于后道工序加工时间时,按平行移动的方式移送;当前道工序加工时间大于后道工序时间时,后道工序开始加工第一件在制品的时间,比前道工序加工完第一件制品的时间要往后移。后移时间的长短,以保证该工序能够连续加工该批在制品为原则。这样,既可以防止下道工序开始时有停工的现象,又可以把工作地的间歇时间集中起来加以利用,使设备和工人都有较充足的负荷,但组织工作比较复杂。

图3-4 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在选择移动方式时,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般对批量小或重量轻,加工时间短的零件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反之宜采用另外两种移动方式;按对象专业化形式设置的生产单位,宜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或平行移动方式;按工艺专业化形式设置的生产单位,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对生产中的缺件、急件则可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四)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

1.流水线

流水线是指劳动者按完整的工艺过程顺序通过各个工作地,并按照一定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进行加工和生产产品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流水线主要适用于产品结构和工艺稳定、产量足够大的产品。

2.生产线

生产线是按产品专业化组织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拥有为完成几种产品的加工任务所必需的机器设备。生产线有较大的灵活性,主要适用于多品种、规格复杂、零部件较多、产量不大的产品。

3.自动线

自动线是指由自动机器体系实现产品加工过程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自动化生产是生产过程的高级组织形式,比流水线能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自动线上的生产过程是完全自动进行的,工人的工作由直接操作设备变为调整设备和监视生产过程的进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