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挑战与机遇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挑战与机遇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由此可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挑战与机遇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10)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一是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二是可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增长;三是有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四是可以牢牢抓住国际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带来的机遇。

“调整经济结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它是一个由许多系统构成的多层次、多因素的复合体。考察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合理,主要看它能否充分发挥经济优势,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协调发展。

中国现有的国家经济结构和一些地区的经济结构,是在长期的经济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也是在不断发展中变化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与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相比,第一产业农业占据着较大比例。改革开放以后,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正迈向工业大国行列,第二产业在工业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还不是工业强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很重要的是看重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例,而过去中国第三产业的比例一直是偏低的。这就要求对经济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由经济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标准是看能否充分发挥一切经济优势;能否充分利用国内外一切有利因素;能否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能否保证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能否有力地推动科技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能否既有利于促进近期的经济增长又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能否取得最大经济效果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已经取得了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发展方式的转变。例如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取得显著成效,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先进生产力比重增大,工业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得到提高;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等等。但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结构失衡问题仍较突出,某些方面的矛盾甚至还在加剧,成为阻碍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重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需求结构不合理,消费率偏低,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仍然偏高。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制造业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资源配置效益低。

例如,从消费率上看,发达国家一般已达到80%左右,中等收入国家也已经达到67%左右。但是据统计,中国2005—2011年,消费率下降4.7个百分点,减少到48.2%。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看,发达国家一般在75%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占53%左右,而中国2011年只有43.1%,2016年上升到51.6%,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距离。(www.xing528.com)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高,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总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以上问题导致有效供给不足,产业体系不完善,核心竞争力不强。例如,一些产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尤为突出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等传统的产业。一个时期以来,光伏、风电设备这些新兴的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不仅造成了企业亏损,而且对资源和劳动创造都是浪费。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结构性的,企业自身的素质比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质量不高,创新能力不强。比如平板玻璃产能严重过剩,但是电子用的平板玻璃、电视机大平板、玻璃基板一直是进口。经过科技攻关,国内仅有一两家企业刚刚掌握这方面的技术,风机、风电设备、风机组成控制系统也要进口。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资源配置效益低。这也是结构性问题造成的。由此可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需要指出的是,中共十八大以后,到了2016年,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了新的成绩。“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农业稳中调优,粮食再获丰收。”(11)实践证明,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是完全正确的。

第一,必须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原则。所谓健康发展,包括科学发展、平稳发展、发展方向正确、有利于惠及人民群众。调整结构不是为了调整而调整,而是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有利于长远的经济发展,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需要。

第二,必须坚持优化原则。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下气力,致力于优化结果。要从长远目标出发,只有形成了结果上的经济结构优化,才能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要继续加强第一产业,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提升第二产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三大产业的产值和劳动力比例由目前的“二、三、一”结构调整为“三、二、一”结构。要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克服盲目和重复建设,形成全国各地区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区域经济结构。要优化需求结构,形成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收入,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投资效益,把以政府投资为主转变为政府和社会共同投资,把以城市投资为主转变为城乡共同投资,把东部地区投资为主转变为东中西部共同投资,更多投向农业和战略新兴产业,更多转向民生领域

第三,必须坚持协调原则。各个产业之间及其内部的协调,要有适当的比例。各个区域之间的协调,能够形成一个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城乡之间的协调,要形成相互促进和合理分工。消费、投资、出口的协调形成合理的需求结构,科学拉动经济增长。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城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核心就是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

第四,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上一代与下一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实现自然资源、物资资源、人力资源永续发展。(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