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中国共产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体现了中共中央确立发展新理念、开拓发展新境界的坚定决心与历史担当。

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同年11月4日,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是要靠科技力量”。

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对创新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如习近平所说,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谈到创新,中国人民引以为自豪的一个例子,就是高铁的创新。

有一组数据能说明问题:耗时半个世纪,日本新干线铺设了2325公里;历经二十载,德国的城际高铁贯通了1560公里;2016年9月,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2万公里,超过世界其他国家高铁里程之和,历时14年。从2007年首列国产化时速300公里动车组下线,到2010年京沪高铁创下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纪录,再到2016年夏天中国标准动车组以420公里时速实现交会……中国高铁走出了影视作品,走下了教科书,从陌生概念变为大众出行首选,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50亿人次。中国已不仅是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也是高铁安全运输规模最大的国家。

2015年11月16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中国高铁、人体三维扫描仪、帮厨机器人、便携体温测量仪以及“一带一路”专馆等参展商展示了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科技成果。

中国高铁展现了自主创新的中国智慧。大国重器的创新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平台,开放互通,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形成后发优势,真正实现了市场资源、科研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高铁的成功为“中国制造”迈向中高端提供了宝贵经验。从“寸到寸不过问”的“差不离”文化,到精确至0.01毫米的检验标准;从“能用就行”的随意,到为了最佳车型方案设计20个列车头型、进行上百次仿真计算、760个气动力学试验的倔强……中国高铁的诞生、完善,犹如一场老工业通往精益制造的涅槃之旅。现在,最好的中国高铁正在与世界分享。土耳其第一条高铁、印尼第一条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强大的设计团队、过硬的技术标准、最有性价比的高铁产品……中国高铁正成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领头羊,主演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头戏,彰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大国担当。(6)中国高铁的飞跃发展,证明了中华民族是有能力创新的,也是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引领世界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国家发展的全局中,占有核心地位。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目前,中国进入依靠先发优势发展的新阶段。从经济发展动力来看,中国经济正从后发优势的传统经验阶段,转变到后、先发优势兼顾更多依靠先发优势的新阶段。(www.xing528.com)

先发优势一般包括:技术装备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相应的产业占据价值链高端,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人力资本素质好,能适应创新创业创造以及资本扩张的需求;资本充足,市场成熟,消费与供给侧均呈现旺盛活力。显然,中国在其中一些方面已经具有独特先发优势,如制造业产业链完整、宏观调控能力强、人力资源丰富且相对素质较高、市场空间广阔等等。仅从技术角度看,中国先发优势也可圈可点,如高铁、核电技术、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都已经领先世界,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成为装备出口和“中国智造”名片(7)

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为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机场、港口桥梁通信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和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于科教文卫等部门所需的固定资产,它是一切企业、单位和居民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市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既是物质生产的重要条件,也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在能源、通信、铁路、高铁、公路、港口、机场、口岸等各个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果,在高铁、机场等许多领域都已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超越了发达经济体。许多外国朋友单纯凭借基础设施发达便误将中国视为发达国家(8)

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的先发优势差距大,特别是技术创新不足,难以支撑起以先发优势作为主要推动力的创新驱动型发展。因此,必须努力缩小差距,唯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从根本上扭转局面。

习近平指出:“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各种类型创新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是科技创新,最困难、最具挑战的也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具有决定性影响。

首先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中国围绕世界科学前沿方向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加强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并凝聚一批走在世界科学前沿的高水平团队。

例如,中国科学院正在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努力成为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国家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设立的研究所具有科技创新自主权与管理自主权,是面向全国开放的公共研究平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战略高技术上,除了龙芯通用CPU芯片、曙光和深腾高性能计算机等广为人知的成果外,创新一号存储转发通信小卫星、风云系列卫星有效载荷、煤合成油、超短超强激光系统等一大批技术都处于国内领先或者国际先进水平。在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上,油气资源勘探理论与技术应用、青藏铁路冻土路基稳定性关键技术与示范工程、粮食估产和农情监测等一系列创新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实际作用。在重要原始科学创新上,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精确图、水稻基因组测序与功能研究、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与结构物性研究等,也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其次是坚持战略和前沿导向,突破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技术。采取差异化策略和非对称性措施,强化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重大技术研发,实现弯道超车。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加快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核心技术。着眼保障国家安全,加强深海、深地、深空和信息安全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围绕城镇化、环境治理、人口健康、公共服务及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探索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力争在国家战略优先领域率先跨越。

再次是加强企业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能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努力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要支持行业领军企业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鼓励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吸引集聚全球优秀人才,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导中小微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第四,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快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中国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鼓励企业主导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联盟承担产业共性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完善产业创新链。加强各类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和有效配置;建立从实验研究、中试到规模化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建立军民融合重大科研任务形成机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双向转化。(9)

此外,在构建规模宏大的人才队伍、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坚持全球视野,全方位推进开放创新方面,也都有部署和举措,全国性的创新氛围和主导态势正在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