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济发展新常态:新战略布局和举措优化

经济发展新常态:新战略布局和举措优化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时间顺序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之后,是与对新常态的阐述紧密相连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也是要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引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经济发展新常态:新战略布局和举措优化

如前所述,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战略判断。既然是战略上的判断,从逻辑上讲,就应该有与新常态相适应的新战略,正如习近平所说,这是当前和今后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也就是说,根据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判断,中共中央出台相适应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方针是必然的,这就形成了“四个战略”布局。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

此外,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四个全面”中时,还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指出“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2015年2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第一次明确将“四个全面”定位为战略布局。

从时间顺序来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在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战略判断之后,是与对新常态的阐述紧密相连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和成熟,全面吹响了治国理政的“集结号”。经济发展新常态,也是要由“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引领。

从本质上看,“四个全面”就是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布局高屋建瓴、统筹全局,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

也可以说,“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总结中国发展实践,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探索新实践的重要成果。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中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中国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常态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是一致的。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深刻变化,全球治理体系正在深刻变革,不同制度模式、发展道路深层较量和博弈正在加剧。中国能否在世界大变动中把握机遇、在国际大棋局中赢得主动?这需要执政党具有大胸怀和大智慧来应对。当下的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华民族正处于走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仍然具有许多有利的发展条件。但同时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对治国理政的考验之大前所未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了更好把握发展机遇、赢得新的发展优势、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在战略层面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大格局大韬略,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为适应中国发展新要求,站在时代最前沿进行的战略谋划和部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常态对国内形势的判断也是一致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仅符合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符合人民群众对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取得更大成果的新期待,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愿望期盼。现在,中国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断提升,充满新期待。因此,期待各项改革全面推进,期待经济更有活力、政府更加高效、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有保障、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良,期待权益得到更好维护。老百姓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生态环境、文化生活等都有新的具体需求。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是对执政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习近平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深化扩展了治国理政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确立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的行动纲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提出要主动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与时俱进地抓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提出新举措。

1.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性认识。这一经验性认识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例如,中国既有像高铁那样的过硬技术,创新成果得到公认,也有欺上瞒下的“豆腐渣”工程,为老百姓所痛恨和不齿。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在较高质量和效益基础上的经济大厦,才是稳固和坚实的。那种只追求数量而不注重质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把握好速度和质量的平衡,以质量提升“对冲”速度放缓,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发展的“质量时代”到来了。

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应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必须实实在在、毫不含糊、没有水分。在过去一段时期里,过于强调数量第一、忽视质量、以数量取胜、数字出干部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出现数字造假、数量造假,地方干部谎报成绩,糊弄上级和中央。这一切都是发展观出了问题,其中有腐败分子从中受益,使国家蒙受损失。事实上,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是真正的对人民负责、对国家负责,是一切以人民为中心。违背了这一根本原则,发展方向就会偏差,就会出问题。

那么,怎样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呢?

第一,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解决发展为了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明确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和利益。

第二,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遵循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才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才是执政党和老百姓所期望的结果。有这样的结果,才能惠及人民群众。

第三,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必须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重要位置,从根本上解决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问题。这样做是为了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这就需要以创新为动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前面曾阐述过辩证地认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关系。应该认识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不是起全部作用,不能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无限夸大,推向极端。政府的作用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政府也不能无所作为,当甩手掌柜,成为旁观者。政府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配置资源最有效率。“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论断,抓住了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根本。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但还不完善,核心问题是政府。政府和市场的作用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二者之间只有有机结合、协同发力,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

3.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创新已经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因为,国家和民族要继续发展,没有创新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重视创新、强调创新、鼓励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把创新视为时代精神。在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时代潮流,创新驱动已成为发展大势。中国要从经济高速发展难以为继和下滑的状态中走出来,根本的办法和举措唯有创新。中国虽然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大块头”,但并不很强壮。习近平曾形象地比喻,国家“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那么,怎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呢?

首先,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中国自己的努力,中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某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还有一支宏大的科技工作者队伍,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创新的氛围、创新的土壤、创新的基础,都处在蓄势待发的状态。因此,中国的创新自信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满满的。

其次,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科技创新主攻的方向和突破口,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对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和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要强化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全面提高中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

再次,要抓紧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方针和政策。抓紧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创新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4.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这一新举措,可谓正逢其时。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也长期积累了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例如,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这些问题不是周期性的,而主要是结构性的。要解决经济深层次问题,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比如,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农业发展形势很好,但一些农产品供给没有很好适应需求变化。在人才市场上,各工种技术工人急缺,更缺乏科技含量较高的“工匠”,但是高等院校的一大批毕业生却因为专业不对口而不能就业充分就业。一些有大量购买力支撑的消费需求,在国内得不到有效供给,消费者将大把钞票花费在出境购物、“海淘”购物上,等等。事实证明,国家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上述事例均属于供给侧结构性问题。

江苏省海安县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设施化和“互联网+”,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增加农民群众经济收入。图为海安高新区钟涵村葡萄专业合作社农民在采摘夏黑葡萄。

怎样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要从生产端入手,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文件提出“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同时明确了目标、方向、底线等重大问题。这些部署与习近平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www.xing528.com)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上,着力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要把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适应,使强农惠农政策照顾到大多数普通农户;要协同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更好引导农业生产、优化供给结构;要尊重基层创造,营造改革良好氛围”。在视察东北时,他还强调:“价格一头连着老百姓,要做好农业的精准补贴工作,把去库存、补短板有机结合起来。东北地区有条件发展规模化经营,农业合作社是发展方向,有助于农业现代化路子走得稳、步子迈得开。”这些事例都表明,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具体举措都是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对于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胜利在握。

5.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如前所述,中共中央和政府已经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这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

中国已是一个工业大国,但还不是工业强国。原因之一是中国没有农业现代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否现代化,直接影响到工业化的质量和水平。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习近平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农业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中国坚守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国人的饭碗装的应该主要是中国粮,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中央文件一般都强调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的步伐;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调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近年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以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为核心,规划传统农耕,成为带动乡村种养殖业、农事体验、乡村旅游及农副产品加工等涉农产业的示范区。

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培育职业农民,努力解决好“地谁来种、新农村谁来建”的问题。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应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通过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以及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

6.实施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通过对贫困家庭和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增加自主发展的能力,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简单地说,精准扶贫就是要扶贫到户到人,而不能停留在仅仅扶持贫困地区、促进区域发展的层面上。精准扶贫主要包括: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在找出致贫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精准帮扶,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状况进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对贫困户的扶持效果进行考核,以保证精准脱贫。精准识别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低于贫困线和多维贫困的家庭和人口识别出来,同时找准导致这些贫困家庭或人口贫困的关键性因素,它是精准扶贫的基础。精准帮扶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施策,消除致贫的关键因素,在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脱贫。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政府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扶贫开发的基本方略,核心内容是做到六个精准、实施五个一批。

六个精准,包括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通过贫困识别建档立卡,把贫困人口是谁、在哪里、什么原因致贫等搞清楚,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通过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强化一线扶贫力量,解决“谁来扶”的问题;通过引导贫困群众参与脱贫规划制定,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资金跟着穷人走,因村因户因人分类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通过明确贫困退出标准、程序和核查办法,严格规范贫困退出,确保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稳定脱贫、有序退出,解决“如何退”的问题。

五个一批,“十三五”期间,重点通过发展产业脱贫3000万人左右,劳务输出脱贫1000万人左右,易地搬迁脱贫1000万人左右,低保兜底脱贫2000万人左右,推进教育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生态保护脱贫、资产收益脱贫。这是分类施策的工作思路,脱贫攻坚的实现途径。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标志着中国扶贫开发工作开始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二是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三是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四是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经济发展指标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中共十九大,中国政府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作为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皖南徽州区大力发展山区生态茶产业,精心打造山区特色精致农业,探索山区农民走“产业富民、精准扶贫”相结合的发展新路,帮助山区茶农脱贫,实现增收致富。

7.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摆在中国当前的现实迫切任务。

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比如,两亿多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常住人口还没有完全融入城市,没有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一些地方城镇建设规模扩张过快、占地过多;许多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水土资源和能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相当一部分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超出财力,城市政府债务负担过重;城市社会治理体制和水平滞后,社会稳定面临许多挑战。这种粗放扩张、人地失衡、举债度日、破坏环境的老路不能再走了,也走不通了。在这样一个十分关键的路口,必须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道路。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做到以下几点: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坚持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要坚持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摆在突出位置来落实,坚持“四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更加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同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加快改革和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解决好城镇化的资金保障问题。

2013年5月,吉林市昌邑区孤店子镇被正式批准为省级城镇化试点镇,开始打造现代农业的美丽乡村,培育食品加工技术研发、产业循环技术研发等产业。目前孤店子镇已成为城镇化示范区。

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提高城镇建设水平,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加快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综上所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在寻找新发展的突破口,正在加快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步伐。对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充满着必胜的信心。

(1) 参见《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挑战与新机遇》,《经济研究参考》2015年第1期。

(2)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0日第2版。

(3)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0日第2版。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436页。

(5)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11月10日第2版。

(6) 参见《社科院:中国低端产业浪费严重 高端技术依赖进口》,中国新闻网,2013年12月11日。

(7) 参见张占斌:《从战略全局研判中国经济新常态》,《光明日报》2014年10月15日第15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