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北京市水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北京市水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狭义的水环境承载力,即北京市水环境纳污能力来看,北京市早期的产业结构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资源量,还对水质产生了不易逆转的影响。从北京水环境状态来看,水质现状不容乐观,地表水优质水体比例偏低,地下水超采严重,已出现较大面积的漏斗区。从北京水环境压力来看,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水环境所承载的社会经济水平能力。说明北京在逐步通过增加水循环利用和外来水水源进一步缓解本地水资源供给压力。

北京市水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

从狭义的环境承载力,即北京市水环境纳污能力来看,北京市早期的产业结构问题不仅影响了水资源量,还对水质产生了不易逆转的影响。虽然北京市自1978年以来城市污水处理率在逐年增加(图8-7)。

但是由于长期尤其是早期的地表径流的下渗和工业污水肆意排放,使北京地表径流和地表水均受到严重的污染,护城河、通惠河、凉水河污染严重,官厅水库的水质也急剧恶化,同时由于地下水被化工物质污染,土壤中积累的大量污染物长时间内也无法得到控制和恢复。《2013 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其中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源水质标准。水资源短缺和城市下游河道水污染严重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据北京市水务局《水质月报》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2月,北京市域内共监测河段105 条,其中仅有35 条河流达到III 类[43]以上标准,即优质水体所占比例仅为33.3%。而水质为V1、V2、V3、V4 类[44]的河流达到51 条,占总检测河段数的48.6%,接近一半,此外还有9 条河流处于无水状态,占总检测河段数的8.6%。在大中型水库水质方面,原本作为主要水源地的官厅水库水质为IV 类,已无法作为饮用水来源。市内17 个湖泊中,有7 个湖泊水质为IV 及以下,湖泊水库水质的下降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的调蓄作用,影响了北京市的水资源供给。从北京目前水体纳污能力来看,地表水优质水体所占比例偏低,作为饮用水源的水库以及市内湖泊的水质不容乐观,表明入水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未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控制必须成为推动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关键一环。

图8-7 北京历年污水处理率变化图

数据来源:《2014年北京市统计年鉴》(www.xing528.com)

从水环境所支撑的社会经济能力来看,运用状态-压力模型来开展分析,其中状态即代表水环境现状,包括水质与水量现状,压力即代表水环境所承载的社会经济容量。

从北京水环境状态来看,水质现状不容乐观,地表水优质水体比例偏低,地下水超采严重,已出现较大面积的漏斗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17m3。属于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因此,仅从定性分析就可看出,作为支撑北京社会经济发展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已不堪重负。

从北京水环境压力来看,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水环境所承载的社会经济水平能力。十年来北京的水资源供水来源绝大部分来自地下水,虽然所占比例在逐年降低,但截至2013年该比例仍高达55%;排在第二位的是地表水,所占比例为23%,再生水和南水北调水位居第三和第四位,分别占比22%和10%。根据历年的供水趋势分析(图8-5),可以发现北京供水水源的“一降、一稳、二增”的特征,即地下水供水水量的逐年下降,再生水和南水北调水水量的逐年递增,以及地表水水量的稳定发展。说明北京在逐步通过增加水循环利用和外来水水源进一步缓解本地水资源供给压力。从水资源利用来看,北京目前生活用水是最主要需水大户,历年的需水变化趋势也表明,随着农业和工业节水措施的开展,工业和农业需水量在逐年降低,然而随着北京市人口的增加,生活用水在逐年递增,虽然北京人均水资源量在2013年已低至117立方米/人,大大低于国际公认重度缺水地区的界定线,但是由于北京人口基数的庞大,使得生活需水量日益递增,其中不容忽视的还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导致生活用水量的递增,因此总结来说,北京水资源供应压力主要来自北京市逐步增加的人口规模,因此,在保证生态环境需水水量平稳增长的同时,动态衡量北京内外源可供利用的最大水资源总量以此确定北京市最大人口规模,并在该规模阈值下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有效降低北京水环境承载压力的必然举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