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城市关系的测量方法确定以后,就需要采集相应的数据。每一种测量方法所需要的数据都是各不相同的。由于以城市为单位的关系数据的稀缺性,现有的数据往往无法满足研究的需要,很多时候需要研究者自行“生产”数据。从现有的世界城市网络经验研究来看,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统计资料
现有的统计数据绝大部分是由国家生产且“以国家为中心的”,适合全球层面研究的以城市为单位的关系数据很少,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基础设施法的研究数据就主要来自各种专业机构出版的有关城市间航空客流和互联网带宽等的统计数据。例如,航空法最常利用的数据是国际民航组织(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ICAO)公布的“航段起讫点统计(on-flight origin and destination)”数据。该数据包含各城市对(CITY-PAIR)之间的旅客数量以及货物和邮件的重量。也有学者认为ICAO 的数据存在一定问题,建议使用销售信息数据传输(Marketing information Data Transfer,MIDT)等其他数据库的资料来进行替代或弥补。城市间互联网带宽的数据也可通过公开发布的统计资料获得,如著名的通讯市场研究公司电信地理(TeleGeography)发行的关于全球互联网基础结构带宽数据的年度报告。组织机构法也有采用统计数据的例子,例如Alderson和Beckfield的数据就来自《企业和附属公司名录》(Directory of Corporate Affiliations),《财富》杂志2000年全球500 强企业中446 家可以在这本名录中找到总部和附属公司的区位的完整信息。
(2)互联网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上信息极大丰富,使互联网成为新的可能的数据来源。GaWC 的研究者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收集了分布在315 个城市的100 个全球服务公司的区位战略信息。获益于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进步,高级生产者服务公司得以在更广阔的地域内提供服务。区位战略是他们公开的市场营销和招聘政策的一部分,因而十分透明。通常这类公司的网站会提供一个选项来选择在城市一级的各办事处的地址,而这正是GaWC 研究者希望收集的数据。除了给定城市有无某一公司办事处的信息外,其他有助于判断办事处相对重要性的数据也被同步收集记录下来,包括从业者的数量、合作伙伴的数量或营业分支机构的数量,以及该办事处在企业中所承担的职能,比如管理(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或专门业务(比如银行的资产管理中心)等。最后,利用这些信息对每个企业在城市中的办事处的服务价值进行打分,就得到了GaWC 方法所需要的企业城市的服务值矩阵。(www.xing528.com)
(3)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通过将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进而对相关事实做出判断和推论。Beaverstock[22]等人提出可以通过地方经济新闻的内容分析来生产大规模关系型数据。城市报纸的每日经济新闻不断提供了编辑所认为的当日对业界最重要的消息报道。因此,记录一组抽取出来的经济新闻报道中提及的地方,就可以得到对城市外部关系的一种替代性测度。这种方法一个好处是能够比较容易地收集到一个较长时期内的数据,因而可以对城市关系的中长期趋势进行分析。弱点是这毕竟只是一种替代性测量,而非对真实关系的直接测量,因而容易产生误差,比如编辑的主观性带来的偏差等。尽管如此,当直接的测量不可行或不可能时,这种替代性的测量仍然有存在的价值。
(4)社会调查
指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收集关系数据的方法。比如,如Beaverstock 等学者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主管的半结构访谈和邮寄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获取技能型劳动力城际迁移的数据。采用社会调查法,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需要,自主设计访谈提纲或问卷内容,无疑能获得更为丰富的关系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