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已述及,随着19世纪和20世纪国家主义兴起,世界经济由以城市为主导逐渐向为以国家为主导转变,城市的自治地位受到了消弱。到20世纪中期,世界主要城市都被“国家化”了,城市不再被视为世界范围的网络的节点,而更多地被赋予了地域的内涵,被看作国家首都或者区域中心。正是在这个时候,“国家城市体系”的概念产生并在学术界广泛传播,成为了研究城市关系的主要框架。在“国家城市体系”论者那里,城市被作为“国家的城市”加以研究。将城市置于“国家城市体系”中,就好像这些城市与国境之外的其他城市没有任何联系。体系中的城市之间的关系被认为只是反映了国家通过层级制管理领土的方式而已。城市体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大的区域内在经济上相互联系的城市集合。要理解一个城市的变化——成长、停滞或衰退,就必须把它看成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而不能仅仅研究该城市本身。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早期有关国家城市体系的研究集中反映了社会科学对城市关系的理解。
城市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城市系统。然而,深受中心地理论影响的学者却往往将复杂的城市系统模型简化为一个城市之间的层级体系:“一个国家的城市体系是由处于中心的大都市所主导的,并且整个系统呈现出一种阶梯状的层级结构”。对城市体系这种层级结构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考察国内城市规模分布进行的——尤其是城市人口规模的分布,这成为研究国家城市体系系统性的主要途径。比较典型的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理论包括城市首位度理论和位序—规模理论等。马克·杰斐逊分析了51 个国家的情况,发现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是要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得异乎寻常。杰斐逊认为这种现象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关系,他将这种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以及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Primate City)。位序—规模论最早是由奥尔巴赫(F.Auerbach)于1913年提出的,他在研究中发现城市的人口规模与城市的位序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
然而,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将城市体系视为层级结构与现实世界中的很多现象并不相符。Pred 认为城市体系中城市之间的关系要远比人们通常想象的复杂,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层级结构,至少在美国城市体系中他发现了纵横交错的城市关系网络。首先,Pred 发现城市体系中的大城市之间存在着非常广泛的互动。其次,城市体系中还广泛地存在小城市向大城市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情形,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小城市的经济专业化,将具有比较优势的一种或几种产品供应给大城市。最后,小城市也可能与距离很远的城市进行商品和服务的贸易,尽管它们附近存在着大城市。[14]城市体系中的这种复杂的关系模式也得到了Esparza 和Krmenec 的证实,他们发现城市体系中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存在广泛的水平贸易关系。如此看来,城市体系研究中将城市间关系简化为层级结构可能是一种误导。[15](www.xing528.com)
除了对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层面的静态研究以外,对城市体系联系层面的研究,也一直是城市体系研究的重要话题。城市体系联系层面的研究,是通过分析一个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城市之间的各种流,如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阐明城市间关系。尽管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证导向,但其中大多数研究的证据基础却是非常有限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间关系数据的缺失和分析的困难。此外,这类研究多是对城市间的关系支离破碎的描述,鲜有学者将城市看作是网络的一个部分,或者将城市嵌入在一个更大的网络或流空间的角度,对城市间关系进行整合性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