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城市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区位论学者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关于中心地的经典研究,他的经典名著《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原理》[12]被认为“标志着城市地理已经从单个城市的研究向城市体系的研究迈进”。随后,德国经济学家奥古斯特·勒施(August Lösch,1940)在与克里斯塔勒工作毫无联系的情况下,利用数学推导和经济学理论,得出了一个与克里斯塔勒学说完全相同的区位模型——六边形,从而为中心地学说树立了更为牢固的理论基础。[13]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阐述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城市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其周围区域的服务中心,为其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由于服务职能一般要在它所服务区域的相对中心位置来执行,因此,这种职能被称为“中心职能”,具有中心职能的地方则称为“中心地”。根据中心地所执行职能的数量,可以将中心地划分成高低不同的等级。提供的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等级越高,反之则等级越低。高级的中心地具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较高级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值和较大的服务范围,因而中心地的级别越高,数量越少,彼此间距离越远。同一等级的中心地有同样大小的服务范围,也称“市场区”或“附属区”,市场区的形状是六边形的。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及其市场区相互嵌套在一起,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的市场区所包括,高一级的中心地和市场区又被更高一级的市场区所包括。低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内的人口需要高级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此时按照理性经济人原则,他们将到距离最近的高级中心地寻求这些商品和服务。这意味着不同中心地之间的互动仅限于高-低中心地这一垂直关系内,并且互动关系是单向的(低级中心地从高级中心地获取服务),各个同等级别的中心地之间则不存在互动关系。
廖什也从市场区的概念入手,但他将生产区位和市场区位结合起来,使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区中进行,市场区的最优形状也是六边形的。市场区内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其销售门槛和最大销售距离都不同,从而有不同的六边形市场区网络,这些市场区网络的最优化配置形成的城市体系空间模型称为“廖什景观”。在廖什景观里,城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多城扇区”和“少城扇区”的分异。在廖什景观中,同级中心地提供同样数量的职能,但不必是同种类型的职能,而且较高级的中心地不必提供低级中心地的所有职能,低级中心地也可提供某些较高级的职能。(www.xing528.com)
中心地理论强调城市系统大中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层级体系。在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模型中,城市之间的互动仅限于不同层级间的单向互动关系,相同层级的城市之间的横向关系则被排除在外。而在廖什的中心地模型中,城市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双向互动出现了,表现为相同层级的城市之间可以为彼此提供某些职能,并且大城市也要从中小城市获得某些商品和服务。尽管如此,廖什的中心地模型仍然与现实世界中的城市体系差距甚大,这主要是由于它需要系统中最大的城市能够完全地自我支持,并且阻止任何大城市之间的相互依赖。总的来说,中心地理论极大地影响了早期城市间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城市体系理论的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