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同一产品呈现出由一国生产变成多国生产的特征,而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控制力和全球化运作能力成为一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产业链集群化、供应链系统化、价值链枢纽化”已经成为现代国际化大产业的重要特征。随着“三链”发展,在同一产品的全球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中间品贸易,由于中间品的生产分布在不同国家且需要进行多次贸易,因此要求各国实行“三零”(即“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规则以降低中间品贸易成本,从而为“三链”创造有利的制度环境。如果产业链上的每一个国家都实行不同程度的关税、补贴和非关税壁垒,那么同一产品的贸易成本效应将被放大若干倍,即便这些贸易壁垒很低,累积到最终产品时也将大幅提高成本。因此,一些以“三零”为基本框架的自由贸易区往往被作为国际贸易、投资、结算的重要节点,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枢纽。
“三零”规则作为当前国际经贸规则变革的重要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重要内容,既是未来WTO改革的重要议题,也是中美贸易摩擦的焦点问题。在创新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格局下,更需要坚持主动开放战略,把应对“三零”挑战与对接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相结合,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大幅度减让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改革市场补贴方式,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未来需要以“三零”规则为导向率先各个谈判进程,并分阶段、分领域、有步骤地率先在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三零”规则,促进货物、服务及资本、人才等要素跨境自由流动,构建与国际高标准自贸区相一致的知识产权保护、劳工保护、环境保护、国有企业竞争中性等规则。(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