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分析”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便是“中心-外围”理论,这个理论由阿根廷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提出。该理论提出,资本主义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生产结构同质性和多样化的“中心”;一个是生产结构异质性和专业化的“外围”。前者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构成,后者则包括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这种结构性差异并不说明它们是彼此独立存在的体系,恰恰相反,它们作为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两极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世界经济体系。整体而言,这个理论基本代表了工业时代条件下的全球经济分工、产业分工与城市分工的发展痕迹,但某种意义上到了新经济的今天显得不合时宜。
无论是全球经济形态转变,还是全球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位移,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中心——外围”结构,还加速了全球的经济失衡。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指的是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美国以铸币投资和科技创新为主,中国以生产制造为主,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原材料,供应欧美的消费市场。与之相适应的,是美国实体经济虚拟化之后“再工业化”,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大而不强,很多资源型国家一直被“国际剪刀差”所困,欧美高福利政策限制了其生产性行为等。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并非是中国替代了美国的市场,而是美国的经济模式原本就是通过金融、科技等抢占产业价值链高端,高溢价掠夺其他国家的财富;也并非中国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中国看似有很大的贸易顺差,其实是用较低的制造成本以及微薄的利润换来的,而这种较低的制造业成本与微薄的利润又取决于低工资水平与对环境生态的掠夺性开发。从贸易结构来看,一方面是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反映在美国;另一方面,在中美货物贸易中美国是逆差,而在中美服务贸易中中国是逆差。(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