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计量分析验证中国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对于产业升级的影响。仍采用加工贸易量代表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的指标,并以产业结构变化来反映产业升级的状况。使用的数据为2003—2008年间全国除港、澳、台、西藏以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6],根据国研网工业统计数据整理得到。
产业结构是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是衡量一国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目前学术界对产业结构的衡量有多种方法,有产业结构比例指标、霍夫曼比例指标、工业加工程度指标、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等。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产业结构比例指标,即第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该比值越大,表示产业结构越高级。然而,该比值只计算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没有体现产业之间的协调与均衡发展程度。考虑到问题研究的特性,此处选取工业中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7],作为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各地区产业结构状况如表5.7所示。
表5.7 各省份产业结构指数
续表
根据理论模型的分析结论,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可以促进一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为了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的长期关系,建立如下计量回归式:
在进行线性回归之前,应先检验各变量的平稳性。对于面板数据平稳性的检验,莱文和林(Levin and Lin(1993)[8]最早建立了LL方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之后经过Levin等(2002) [9]的改进,提出面板单位根检验的LLC法。后来哈里斯和Tzavalis(Harris and Tzavalis,1999)[10]、伊姆和佩萨伦(Im and Pesaran,2003)[11]分别发展了面板单位根方法。马达拉和吴(Maddala and Wu,1999)[12]又提出了ADF-Fisher和PP-Fisher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为了避免因检验方法局限性对检验结果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处将同时使用LLC、IPS、ADF-Fisher 和 PP-Fisher等方法检验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情况,结果如表5.8所示。(www.xing528.com)
表5.8 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p值。
检验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和产业结构指标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变量。在排除伪回归可能性之后,对于面板数据的分析,通常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根据Hausman检验的结果判断模型应当采用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还是变截距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支持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且估计结果如下所示:
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与产业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系数为0.0027,即参与程度每提高1%,会使得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比增加0.0027%。对上述两个同阶变量进行协整关系检验,以确定其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上述回归残差进行单位根检验,看其结果是否符合平稳性要求,结果如表5.9所示。在1%的显著性下,三种面板协整检验均支持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存在正向稳定的协整关系,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会带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且(5.5)式是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表5.9 协整检验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p值。
综上所述,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对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因果关系。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考察加入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对于就业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