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球价值链的要素收入

全球价值链的要素收入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同时考虑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要素收益和要素投入量,分析的是单位投入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使用这一指标来反映分工利益与分工地位更为合理。上述三个层次的划分也大致适用于制造业,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均接近或超过10万美元。容易看出,各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和它们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所从事的环节是完全对应的。

全球价值链的要素收入

出口中包含的国内增加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获利,而另一个在新的国际分工背景下衡量分工利益的重要指标是全球价值链收入。厄伦班等(Erumban et al.,2011)、蒂默(Timmer et al.,2012)提出了在全球化生产网络中计算中间品贸易和评价中间品贸易中增加值的方法,利用全球价值链收入指标来分析各国的竞争力水平。本部分基于他们的研究框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投入效率,来分析中国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中的地位,所需数据仍然来自WIOD数据库

在全球化的生产中,一国(地区)的最初投入会沿着全球价值链反复使用(包括直接使用和间接使用)而获得收益,该国(地区)的最初投入经由全球生产所获收益即为全球价值链收入(Global Value Chain Income,GVC Income)[7],该指标反映的是一国(地区)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获得的要素收益。全球价值链收入仅是一种总量分析,并没有将效率因素包含进来,没有考虑这种总体收益是由多大规模的要素投入带来的,从而在衡量一国的分工利益方面存在缺陷。而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同时考虑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要素收益和要素投入量,分析的是单位投入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使用这一指标来反映分工利益与分工地位更为合理。

(一)全球价值链收入与人均收入

在国际投入产出经济系统内,一国的投入除了用于本国生产的消耗外,还会经过国际间的产业关联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循环使用,而被世界其他关联国家使用和消耗,从价值使用角度,一国的投入会在全球范围内被使用从而获得相应的回报或者生产环节上的附加价值。定义全球价值链收入为一国由于参与全球生产而产生的收入,下面在本章第一节包含N个国家的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框架下说明其涵义。

,最终需求,其中Vα为α国的要素投入系数矩阵(最初投入系数),根据投入产出理论,则全球价值链上的各国各行业要素在所有国家的要素收入计算公式为:

其中,矩阵VGVC中元素为一国某行业投入经过产业波及而被其他国家(含本国)循环使用、生产最终产品而获得的收入,而元素之和则为全球价值链总收入。L=(I-A)-1是里昂惕夫逆矩阵,其元素Lst表示为满足单位t行业最终需求的增加,作为中间投入的s行业产出的增加量。

元素反映了i国部门l的最初投入经过产业波及而被j国G个部门循环使用,最终包含在j国最终产品中的要素收入。同理可得任何国家任意部门的最初投入在任何国家的要素收入,即矩阵VGVC的元素。

上述全球价值链收入是一种总量分析,没有考虑到投入的多少,也就是单位投入创造价值的能力,因此可以将获益和投入结合起来,构建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的指标,分析单位劳动创造价值的能力。i国s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上人均收入可以用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GVCIis是i国s行业在全球价值链收入额,Lis是i国s行业的劳动力投入,数据可以从WIOD数据库中的社会账户获得。

(二)中国总体行业的情况及国际比较

1.中国总体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收入

一个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收入在全球价值链总收入中的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在国际分工与生产体系中所获收益的份额,这一份额越大,该经济体在全球生产这块“大蛋糕”上所分得的利益就越大。我们选取全球生产网络中北美区块、欧洲区块的代表性国家美国和德国,并在东亚经济体中选择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分别作为东亚地区不同发展水平经济体的代表,计算这些国家(地区)的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并进行对比。如表4.11所示,2011年中国总体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较高,占全球价值链总收入的10.84%,仅低于美国,高于考察的其他经济体(包括日本、德国)。图4.15显示了考察的东亚经济体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1995—2011年期间,中国总体的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持续上升;日本则呈现下降趋势,2009年起被中国超越;而台湾地区、韩国和印度尼西亚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变化不大。

表4.11 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2011年)(单位:%)

图4.15 东亚经济体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

2.中国总体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

与全球价值链收入的总体规模相比,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考虑了要素投入量,在衡量分工利益方面更为合理。事实上,当我们考察人均指标时,发现尽管中国的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较高,但人均获益能力较为有限。

我们计算了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和中国7个经济体总体、制造业和服务业2011年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结果如表4.12所示。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将7个经济体划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包括美国、德国、日本,总体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超过7万美元;第二层次为韩国和台湾地区,总体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在4万美元左右;第三层次为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总体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不足1万美元,尽管从总量上衡量,中国获得了全球价值链总收入约十分之一的份额,但这主要是由大规模要素投入带来的,人均获益能力并不高。上述三个层次的划分也大致适用于制造业,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均接近或超过10万美元。并且,由图4.16显示的1995—2011年期间的动态变化来看,这种划分具有稳定性。容易看出,各经济体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和它们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所从事的环节是完全对应的。发达国家从事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获得的分工利益也高;发展中国家主要承担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密集度环节,获得的分工利益较低;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无论是分工地位还是分工利益,均居于二者之间。

表4.12 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2011年)(单位:万美元)

图4.16 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1995-2011年)

(三)中国制造业的情况及国际比较

1.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收入(www.xing528.com)

与中国总体行业的情况一致,中国制造业总体及分技术类别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收入也呈现快速增长。如表4.13所示,1995—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收入从1995年的2533.49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6265.19亿美元,增长了5.4倍,年均增速为14.20%。不同技术类别制造业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收入均持续提高,中高和高技术行业、中低技术行业、低技术行业的年均增速分别为15.84%、13.51%和12.99%。其中,中高和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收入增长最快,高于制造业总体和另两类制造业行业的增长速度,这也使得该类行业成为中国制造业获得全球价值链收入的主力。1995年中高和高技术行业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收入中的比重为33.54%,2009年提高到40.94%,而同一时期,低技术和中低技术行业的比重分别从34.19%和32.27%减少到29.45%和29.61%。

表4.13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收入及构成(单位:亿美元,%)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快速增长,反映出中国在国际生产体系中获利能力有所提升,使得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总收入中分享到的份额持续增加。如表4.14所示,1995—2009年期间,中国制造业获益占世界总体的比重从4.54%提高到18.25%。三种技术类别制造业行业占同类行业全球价值链总收入的比重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其中中低技术行业占全球获益的份额增加最多,从1995年的5.74%增加到2009年的20.47%。虽然中高和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收入在中国制造业中占比最大,但在全球的份额却低于中低技术行业。

表4.14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单位:%)

根据上一章对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描述,我们选取全球生产网络中中国的主要关联经济体(见图3.8),计算其全球价值链收入,并与中国进行比较。如图4.17所示,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收入占全球的比重快速提升,2000年超过德国,2006年超过日本,2009年赶上了美国。2009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与美国相仿,和美国共同分享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三分之一以上的利益。

图4.17 全球价值链总收入中各经济体份额

注:AUS、CHN、DEU、JPN、KOR、MEX、TWN、USA、ROW分别表示澳大利亚、中国、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中国台湾、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

2.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

表4.15是作者计算的1995—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可以发现,以人均水平衡量,中国在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中的获益也在持续增加。制造业总体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由1995年的2.42千美元上升至2009年的10.93千美元,年均增速为11.37%。低技术行业、中低技术行业、中高和高技术行业三种技术类别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1995—2009年期间年均增速分别为9.14%、12.85%、12.77%。对比三种技术类别制造业行业的情况,我们还发现,历年来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水平最高,中低技术制造业行业次之,低技术制造业行业最低。事实上,全球价值链人均获益与行业特征密切相关,一般而言,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由于具有较高的技术附加值,在等量的劳动投入下获得的收入较高。

表4.15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单位:千美元)

尽管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和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其他主要关联经济体相比,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获益能力仍然较低。表4.16列出了2009年国际生产网络中主要关联国家(地区)14个制造业行业的人均获益水平。

表4.16 制造业各行业人均获益率国家间比较(2009年)(单位:千美元)

注:14个制造业行业的具体名称见本章第一节脚注;加粗数据为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最低的国家。

从表中容易看出,除纺织服装加工业(S2)、机械设备制造业(S1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S12)外,中国其他制造业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在所考察的经济体中都是最低的,而在前述3个行业中国也仅高于墨西哥,低于其他经济体。这一结果和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总收入中,中国已经占据了近1/5的份额,但以人均收入衡量,中国多数制造业行业的获益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也低于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从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看,2009年中美两国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获益水平基本相当,但是两国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差距巨大,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增加是由大规模要素投入带来的,单位劳动的获益能力并不高。

图4.18~4.21对制造业总体及各技术类别制造业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做了国际比较,可以看出:第一,多数国家都呈现出制造业技术类别越低,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越低的现象,这与中国的情况是一致的。第二,从人均角度看,中国制造业在国际生产体系中获得的分工利益在考察的国家(地区)中是最低的。以制造业总体为例,1995—2009年间,美国的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持续提高,在2000年前后超过日本,成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体系中获益能力最强的国家。虽然中国在此期间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有相对较大幅度的增长,年均增速达到12.05%,缩小了与墨西哥及台湾地区的差距,但人均获益能力始终最低。第三,无论是制造业总体还是分技术类别,中国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人均获利都是非常低的。即使是用国际竞争力以及出口技术含量指标衡量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较高分工地位的低技术制造业,在人均获益能力方面也低于考察的其他国家(地区),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

图4.18 制造业总体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比较

图4.19 低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比较

图4.20 中低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比较

图4.21 中高和高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比较

对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的对比分析反映了这样的经济现实: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掌控着产品的研发、设计和营销等价值链的关键环节,而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主要依赖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承担价值链上低技术密集度零部件的生产和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环节。这样的分工格局决定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要收益由发达国家获得,而发展中国家仅仅扮演着“加工工厂”“制造基地”这类的角色,获取微薄的加工费用。在东亚内部,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层次的差异性也决定了各经济体在价值链中的角色和地位,就中国而言,尽管已经成为东亚价值链的中心,但却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环节。虽然中国的全球价值链收入份额颇高,但这是大规模要素投入的结果,其全球价值链人均收入远远低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和韩国、中国台湾等新兴工业化经济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